终于有人能说出INFJ人的心里话了
终于有人能说出INFJ人的心里话了
“我不需要任何不是“我”的东西。” “讨厌就是讨厌,仅此而已,却无人理解。” “无可替代的他者,对圆香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薄薄一个巴掌大的小本,用不到两个小时就看完了。短短的篇幅,通过一个高二女中学生圆香的生活描写,这说出了我们这些INFJ人梗在心底的对这个世界的不适应。忽然就有一种被理解的感动,似乎连阴雨天也变得不再那么让人别扭了。
小说的中心人物松井圆香正在一所私立女中读高二,她不断质疑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和意义,“两块窗帘布角绑着结,被风吹起,鼓鼓的,像只胸罩”说明他对女性性特征是比较在意的。可是她又因为不能忍受胯下留注的鲜血,而节食导致停经。“瘦只是表象,并不是目的,我的目的是停经。”“女孩子千万不能让身体受凉,这么说不是出于个人的感情,而是因为这是绝对正确的话语,是社会规训,女孩应该如此,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正确。”这种探索不仅涉及个人身份的认同,还深刻探讨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社会规范和期望时的困惑与反抗。她感到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这种“不适应”不仅是一种表面的情感,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存在主义危机。主人公常常陷入内心的挣扎中,她渴望拥有一个无可替代的他者,没有标准也没有条件,只是可以把他当做他来对待,对他说只对他说的话。1994年的森瑛通过这些内心独白,将个体的自我怀疑和社会压力的矛盾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还通过次要人物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其他角色往往代表了社会的不同面向,爱追星的翼沙好朋友尾城,都是很可爱的高中女生,还有那个和圆香谈了三个月试用期恋爱的小海。通过这些人物的互动,小说揭示了个体在不同社会角色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探讨了自由与束缚、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哲学命题。
喜欢圆香,就像她所在高中很多人喜欢她一样喜欢,喜欢她非常知道自己的感受,不迁就不妥协,当被误会是LGBT时毫不犹豫拉黑小海。拒绝被归类。拒绝被贴上任何标签。
“话语无处可去,只是存在于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