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湖北大冶深入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湖北大冶深入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引用
1
来源
1.
http://hb.news.cn/20241225/ab35b207418042f88f38a22356701415/c.html

近年来,湖北大冶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走“生态路”、打“山水牌”、吃“绿色饭”的“两山”实践转化路径。

转变思路促转型

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有着4000多年采冶史的大冶,最鼎盛时,境内有数百座矿山,超过10%的人口从事采矿工作。

以小选矿、小洗矿、小冶炼、小选金、小化工为代表的“五小”企业排放大量超标废水尾砂和烟尘废气,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转型,成为大冶的必然之路。2008年3月,大冶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拆房子、拨杆子、抬机子、毁池子、平场子……在大冶市“五小”企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全市动员、全民参与,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小”企业整治大决战。

到2014年6月30日,大冶关停取缔“五小”企业971家。随着“五小”企业全面关停和“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建设美丽大冶”战略的深入推进,2017年以来,大冶市相继出台《中共大冶市委关于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战役的意见》《大冶市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等文件,实行“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机制,先后成立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市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及问题整改攻坚指挥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挥部)、市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精准发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动真碰硬促升级

自2016年以来,中央及湖北省环保督察共交办大冶市整改任务578项,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销号516项,完成率达89.3%。

以督察整改为契机,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冶市也在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科技加持下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斌说:“对企业来说,环保督察是更加严厉的管理机制,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大冶市钢铁行业龙头企业,新冶特钢累计投入20余亿元,对生产线进行技改升级。其中,2016年投入3.5亿元对厂区原有环保设施排放废水、废气、废渣进行深度治理,2021年投入2.5亿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至2023年基本完成。

新冶特钢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年纳税额不降反增,位列黄石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前5名,成为湖北省民营制造业百强企业。

对传统行业整治,大冶没有一停了之、一关了之,而是瞄准好工艺、好设备、好技术,引导企业转型发展、集聚发展,帮企业找到出路、走上正路、迈向强路。

大冶华鑫实业有限公司预计总投资120亿元,拟淘汰现有建筑用热扎钢筋生产线,配套建设年产270万吨高端精品热扎板材生产线,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80亿元,税收20亿元,带动3000人就业。

逐“绿”而行,向“新”发力,钢铁、水泥、矿山、模具钢、铝型材等传统产业纷纷转型升级。三鑫公司、武钢资源金山店铁矿、兴冶矿业等一批企业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桎梏,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企业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结硕果

初冬,位于灵乡镇的金牛河(灵乡段)小流域治理项目内清水扬波,河畅景美。而在去年,这里的景象却大不同。

“以前河里淤泥非常多,河道两旁杂乱无章,雨天泥水顺坡淌。”附近村民李先生对治理前的景象记忆犹新。

在深度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后,大冶发生了一系列脱胎换骨的变化。

天更蓝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截至2024年12月20日,大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2天,较去年同期多23天,优良比率为87.9%,在黄石七个县(市、区)排名第二。

水更清了——重点考核断面水质稳中向好。截至目前,大冶市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其中国控断面高桥河港口桥水质为Ⅱ类,连续七年优于考核标准(Ⅲ类);省控断面保安湖湖心和三山湖湖心水质为Ⅲ类。

土壤环境更加安全稳定——2024年以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已稳定达到92%以上;完成14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1.93%。

人居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城乡百姓从中受益。在城市,错落分布的口袋公园、生态公园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成为时尚。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有成效,一批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展露新颜。

如今,矿冶名城从颜值到气质不断升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湖北省森林城市、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