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種榧,千年飄香:香榧的前世今生
一年種榧,千年飄香:香榧的前世今生
香榧(Torreya grandis)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珍贵植物,不仅是中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活化石”。从古至今,香榧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药用价值,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香榧为红豆杉科榧树属常绿乔木,由榧属种内自然变异类型经无性繁殖培育而来的一个优良品种,又称为中国榧、榧树、妃子树。作为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植物,香榧主要分布在海拔300~800米的四季分明、温湿凉爽气候区域,一般分布不会超过海拔1400米。
浙江绍兴会稽山千年古香榧群主要分布在绍兴诸暨、柯桥、嵊州等县市(区),绵延402平方公里的山间,百年以上的香榧树有7.8万株。其中,赵家镇范围内百年以上的古榧树就有3.7万株,五百年以上的古树有2.5万株,千年以上的古树有2700多株。国内最古老的香榧树“香榧王”的树龄超过1300年,至今仍每年可以产出香榧果实。
2013年,以赵家镇为核心区域的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生长特性与采收
香榧生长缓慢,开始结果需要五年以上,要长成大树进入盛产期约需要15~20年。每一颗果实在从花芽原基到成熟可采收的成熟果实需要历经三年,即一年开花、一年结果、一年成熟。这种生长特性产生了花果同枝、三代同树的独特景观,因此采收需要有经验的工人手工进行,以确保不会损害同一枝条上的花芽或未成熟的小果实。
栽培与管理
香榧树的树冠较大、根部较大,因此种植间距也较大。施肥时通常会在两棵树中间挖一个深25厘米、宽35~40厘米的坑,将肥料放入,让香榧树的根部慢慢吸收。当地还采用天然有机肥,如地瓜叶的枝藤等。
为了防止土壤流失,政府还指导香榧林区进行套种,在香榧树间种植中药材、茶树,如黄精、玉竹等。这种“林上摘果、林中漫游、林下采药”的模式,不仅保护了土壤,还增加了林地的经济效益。
药用与食用价值
香榧全身是宝,具有果用、药用、油用、材用、绿化观赏等多种功能。香榧果实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钙、铁、锌、锰、钠、硒、镁、钾、磷、维生素A&E、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
传统中医认为,香榧性甘、平,入肺经、胃经、大肠经。香榧具有化痰、止渴、清肺润肠、消痔等功能。研究表明,常吃香榧果实对预防肺癌有显著功效,其中含有的多种生物碱可抑制肺癌细胞生长,诱导癌细胞死亡。
香榧精油
香榧精油是从新鲜香榧果实的假种皮中提取的,常温下存放时间不超过1天的绿色香榧外皮。提取方法是将外皮切小后加2~3倍水进行水中蒸馏2~4小时,出油率为0.35~0.45%。
香榧精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约20%)和柠檬烯(约40%)。柠檬烯具有帮助消化、抗菌、抗氧化等功效,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带来幸福感和提振精神的效果。α-蒎烯则有安撫、镇静情绪的作用,可以让人保持平静。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研究表明,香榧假种皮中可提取出红豆杉科特有的紫杉醇,是一种很好的抗癌药物。此外,香榧假种皮还具有多种抑菌、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的化合物。
文化内涵
香榧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200年的《尔雅》,而关于香榧果实的用途则最早记载于西元三世纪初的《神农本草经》。苏东坡曾称赞香榧为“彼美玉山果,灿为金盘实”。
在诸暨当地,流传着一个关于香榧果实的传说:勾践曾用如何开香榧考过西施与郑旦。结果西施手指按住香榧壳上的两个突兀点,用手轻轻一按,壳子就开了。后来人们便把香榧眼也称为西施眼。
香气感受
香榧精油的气味非常浓郁芬芳,强度高。其主要成分α-蒎烯和柠檬烯赋予了精油清新果香和木质香气,果香部分类似百香果、黑醋栗叶、番茄叶等带有绿色香气的果香,能带来立即的精神提振感受,同时又带有一丝镇静效果。整体来说,果香和绿香明显,木质香气则较为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