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讨好了别人,伤害了自己!讨好型人格应该这样来自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讨好了别人,伤害了自己!讨好型人格应该这样来自救

引用
凤凰网
1.
https://i.ifeng.com/c/8ZezVL0IwZB

最近,“胖猫”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而在网上很多人在讨论讨好型人格。有些人认为,胖猫可能是讨好型人格,这种人通常都非常温柔、体贴,他们总是努力去迎合别人的期望和需求。

那么,究竟什么是讨好型人格?该如何自救?

讨好型人格的几种表现

在心理学中,讨好型人格又称为迎合型人格。心理学家Sherry Pagoto博士指出,讨好型人格是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碍。讨好型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掩藏自己情绪,非常害怕起冲突,所以他们会压抑自我的需求。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绝,一方面则是源于对失败的恐惧。

那么,如何判断你是否有讨好型人格呢?你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来观察:

1. 内心很自卑

你在亲密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内心特别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所以会拼命用讨好等方式来弥补这种内心的自卑。

2. 容易没有主见

你不懂得说“不”,没有主见。无论出错者是否在你,你的认知都是偏向被动的——你总觉得出错的是自己,唯唯诺诺,永远在另一半面前低声下气。

3. 对对方的要求有求必应

哪怕对方提出的要求有些过分,你会不自觉地为了他的要求做出原则上的牺牲。如果做不到,你反而会觉得是自己有错在先,自己让对方大失所望了。

4. 不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相处的过程中,你总是闷着自己,不愿意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你害怕给对方带来不好的感受,所以自己消化一切。比如,吃饭的时候,你明明不喜欢吃辣,为了讨好对方,偏偏说吃什么都行。

5. 没有原则和底线

在交往中,你有时会变得没有原则和底线,你愿意为了对方,把底线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

以上几条如果你都中了,那么你就是讨好型人格无疑了。

走出讨好型人格的心理疗法

如何把注意力从别人回归到自己身上,走出惯性讨好?《不去讨好任何人》这本书中提到了一种“SELF心理自助疗法”,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它主要分为8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觉察

当你感受到令自己不舒服的情绪时,做几轮深呼吸,然后问问自己:“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你自然就能理解自己,同时这份情绪也将被你的察觉所缓解。

第二步:情绪接纳

情绪接纳并非是进入自我批评的状态,即批评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或者产生这样的情绪。相反,你要承认自己情绪产生的合理性,对自己说:“这很正常,欢迎你,我的情绪。”同时,还可以向自己提问:“我可以做些什么实现自己情绪背后的需要?”如此一来,你不仅接纳了自己的情绪,还将注意力从“问题”转移到了“方法”上。

第三步:连接资源

你可以向自己所信任的人请求帮助,和他们倾诉,通过他们的陪伴看到你的内心世界。如果实在没有足以信赖的人,你也可以找一名心理咨询师提供帮助。

第四步:信念转换

实际上,所有情绪都是从自我“信念”而来的。比如,你之所以不敢拒绝别人是因为你拥有诸如“我一拒绝别人,别人就会受伤”的这种信念。所以,改变情绪的关键在于转换你的底层信念。在识别出一种情绪并接纳它之后,你应该去想一想这种情绪背后的信念是什么。

更要问一问自己:“这个信念是真理吗?是绝对的吗?”然后你就能发现,这些令你不舒服的底层信念往往是不合理的。既然它不合理,那你不妨将它转换一下吧。

第五步:技巧提升

你可以选择学习一些社交技巧来帮助自己,包括如何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表达拒绝与情绪。只要你花一些时间去学习,就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帮助。

第六步:经验获得

人都是经验性动物,所以在你更新了自己的底层信念、提升了自己的技巧之后,这也只是在你的头脑里明白了新的道理。如果想要真正在生活中有所改变,你就必须去勇敢地付诸实践,并由此获得新的经验。只有当你获得了新的经验,并在现实里检验过新的信念与技巧之后,你才能真正找到新的行为模式。

第七步:爱自己

爱自己,你才能化解你内心的冲突,将你自己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同时,你还需要学习分清自己的事情与别人的事情,避免过度负责别人的情绪,而是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喜悦与成功。

第八步:更好的身心状态

你可以额外做一些努力,以便让你的身心状态变得更好更佳。比如,尝试冥想训练,每天用5分钟去从头到脚地感受自己的身体。通过这些方式,你就会发现你不需要讨好任何人,真正地做你自己,这样就能拥有足够的喜悦与幸福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