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幽默感发展的五个阶段,父母这样引导最有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幽默感发展的五个阶段,父母这样引导最有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32052

从小到大,不管是在亲朋好友间、学校还是职场,"社交"都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如果具有幽默感,更能为社交技能添上一份助力。那么,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幽默感呢?

"你很没幽默感!"大家是否常常听到这句评语呢?其实幽默感不仅反映了儿童的认知和情感成长,也会影响他们的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但是究竟幽默感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分龄说明,帮助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提供更加适切的引导方式,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阶段:0~1岁

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开始对外界的刺激(例如:亲密的面部表情和声音)产生反馈,而最初的笑声通常是对外界感觉愉悦的自然反应,跟幽默感没有太大的关系。

大约在4~6个月大时,婴儿会开始展露"社交微笑"(Social Smile),这与对内在感觉(如愉悦或舒适)的自然反应不同,这是一种对周围人的表现和行为做出回应的笑容,具有社交功能,旨在吸引他人注意、促进互动并建立情感联系。

父母这时可以通过轻轻搔痒、做鬼脸或玩躲猫猫等方式,逗乐婴儿,有助于孩子发展社交反应和信任感,让他感受到自己与大人之间的联系。

第二阶段:1~3岁

孩子会开始对简单有趣的动作产生反应,比如不合逻辑或荒谬的事情。例如,如果家长故意做一些奇怪、违反常理的动作,如把鞋子戴在手上或发出搞笑的声音,幼儿就会感到十分有趣。

此外,小孩会对非预期的现象(如打嗝、打喷嚏、东西掉了)感到有趣。另外,惊讶、意料之外的情绪,以及打破常规的行为,都能让他们觉得新奇。

此时,父母可以利用这些搞笑和有趣的动作逗孩子发笑、鼓励孩子模仿,进一步提升其社交互动能力。

第三阶段:4~6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意识到,某些话题被视作"禁忌",而谈论这些主题能引起大人明显的反应,这对孩子来说是有趣的挑战。因此,与"屎、尿、屁"相关的话题成为他们的主要笑点,他们可能会不断重复这类幽默,以此逗乐自己和他人。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幽默感逐渐扩展到语言结构上,慢慢理解语言中的玩笑、双关语。例如,简单的谜语、词语游戏很容易逗得他们哈哈大笑。

  1. 霍尔的移动城堡第二集是什么?霍尔的两栋城堡。
  2. 很滑的老鼠是什么?滑鼠。
  3. 超人为什么穿紧身衣?因为救人要紧。
  4. 上完厕所要用左手还是右手擦屁股?用卫生纸。

父母可以创造有趣的押韵笑话或重复的句子、双关语,进一步让孩子了解语言的趣味性。

第四阶段:6~12岁

6~12岁的孩子把幽默感发展得更复杂、成熟,在理解和创造幽默方面都显示出更高的认知及语言理解能力。

  1. "你知道告白气球这首歌怎么来的吗?就是有一天周杰伦在睡觉,他梦到有一颗白色的气球打他的头,他醒来就说:我要'告白气球'!"
  2. "有一天,郝棒棒跟郝美丽掉到水里,郝帅气看到了就赶快把郝美丽救起来,然后,郝美丽就说了:'啊不救郝棒棒'!(啊不就好棒棒)"

父母可以利用文字游戏的长篇笑话,吸引孩子注意力、帮助孩子感受语言的深层含义,并借此提升其语言理解能力。

第五阶段:12岁以上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幽默变得更加社会化,青少年已经知道自我嘲讽的幽默形式,他们可能会通过自嘲、开自己玩笑来化解紧张的气氛、处理尴尬的情境,或是编出关于自己的搞笑故事来娱乐朋友。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能听懂反讽及黑色幽默,如:神灯说:"你要许什么愿望?"小明则说:"死之前脱单吧",于是小明得到了永生。

父母可以用诙谐、轻松的互动方式,帮助孩子处理社会压力或负面情绪,鼓励青少年在社交情境中保持幽默,帮助其建立自信与增进自我表达能力。

孩子在每个幽默感的发展阶段,都与认知及语言理解能力密切相关。家长通过了解这些细节,能帮助我们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利用适合的方式与他们互动,促进孩子的社交及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未来加强和同辈的关系,进入学校生活等小型社会更加游刃有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