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上新 自贡有场最喜庆的展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上新 自贡有场最喜庆的展览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5573870_121117083

自贡首家私人博物馆“自贡源远井盐藏品馆”在春节推出全新展览——“自贡婚庆民俗史展”,带领参观者穿越百年,领略自贡独特的婚恋文化。

盐业辉煌下的婚俗

展览现场展出了“万花不露底”双喜大字婚帐、“龙凤呈祥”手工刺绣被面等精美展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寄托着新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其中,一张采用当时最先进印花技术的丝巾格外引人注目,左上角印有“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在同类藏品中十分罕见。

盐业的兴盛不仅为自贡带来了经济繁荣,也深刻影响了当地的婚俗礼仪。从婚聘合八字到订婚书,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盐业家族对婚姻匹配的严谨态度。例如,在合八字时,有的大户人家会用白银铸成生辰牌,悬挂在锦缎上。据传,当年贡井胡家娶内江糖业首富之女的婚礼曾轰动一时,嫁妆队伍绵延数里。

在传统婚礼中,男女往往在新婚之夜才第一次见面。因此,盖头和挑盖头的器物都十分讲究。“挑盖头不能随便拿根棍子,必须用秤杆,寓意‘称心如意’。”据自贡源远井盐藏品馆馆长杨源介绍,这种秤杆不同于日常使用的杆秤,杆上只留一个提须,象征夫妻感情“一心一意”,而下面的双钩则寓意“不能娶了老婆忘了娘”。

杨源(左一)向参观者介绍展品

展览中还有一份宣统元年的改嫁协议,上面有“说合人”“在场人”“承担人”以及“自主改嫁人”的签名,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离婚或改嫁的态度。

婚礼上的时代印迹

进入民国时期,自贡的婚庆习俗迎来了新旧交替的转折点。婚纱和西式婚礼开始出现,登报致喜也成为一种时尚。如1948年《川中日报》就刊登了多条自贡乡贤金文达先生向多对订婚人致喜的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贡婚庆文化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婚礼形式趋于简朴。展览展出了川南行政公署时期(1951年)颁发的“民政字第零零壹号”结婚证,这是官方颁发的第一张书本形结婚证书。此外还有带税票的婚书、印有盐业天车图案的婚书、“抗美援朝”字样的婚书等。展品中还包括盐场发明家、全国劳动模范徐大兴等本土名人的结婚证书。

进入当代,自贡的婚庆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与包容性。自贡市丝绸厂生产的精美被面、自贡市糖果厂生产的各色糖果、本地生产的带有“喜”字的酒类等,都成了百姓婚礼上的必备之物。现场还陈列了上世纪的“婚宴餐单”,其中酸萝卜肥肠鸭、鸭血嫩兔等菜肴如今已淡出餐桌。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逐渐富裕,婚庆拍照开始流行,东风照相馆成了不少新人的共同记忆。

“婚庆文化,是民俗文化中最为绚烂喜庆的篇章。”杨源表示,自贡婚庆民俗史展不仅是对自贡百年婚庆文化的回望,更是对婚姻、家庭价值的一次深刻反思与颂扬。展览将延续到今年3月底,希望这些珍贵的展品如同一串珠链,串联起自贡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