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卿是什么意思?——解析古代官职称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卿是什么意思?——解析古代官职称谓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iask.sina.com.cn/jxwd/dirqZhjLAGrb.html

在中国古代官制中,“卿”是一个常见的官职称谓,代表着一定的地位和身份。从最初的“封地之人”到后来的“大臣”、“官员”,“卿”的含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分类和含义,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官制和社会结构。

在古代,官职称谓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象征,代表着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其中,“卿”是一种常见而又富有特色的称谓,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究竟“卿”是什么意思。

“卿”最早见于《书经》中,是指“封地之人”、“指挥军队的将领”,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名”称谓,类似于现代的“大臣”、“官员”的意思。具体来说,“卿”在古代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五等“卿”,这是最早的“卿”官职称谓,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五等“卿”分别是“大夫卿”、“士卿”、“上士卿”、“中士卿”、“下士卿”,排名从高到低,对应着不同的地位和职责。

第二类是“中二卿”,常见于汉代,是指中央政府重要的官员,一人主掌六部,一人主掌京畿地区。其中,“卿”字称谓的是“中二卿”中的“卿令”和“御史大夫”。

第三类是“侍卿”,出现在唐代和宋代,是指宫廷和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侍卿的职位虽不如“中二卿”高,但在五品官员中也算是“小卿”了。

除了这三类“卿”之外,还有“卿士”、“卿相”、“卿监”等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与具体的朝代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称谓对应着不同的职务和职责。

总之,“卿”这个词在古代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是官职称谓中的一种特色。不同的“卿”职位对应着不同的权力和地位,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