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把上班每一刻都塞滿!保留「平靜時間」能提升效率,甚至提早完成工作
不用把上班每一刻都塞滿!保留「平靜時間」能提升效率,甚至提早完成工作
在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很多人常常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你是否也经常觉得,即使工作得很辛苦,但一休息就会感到内疚和有罪恶感?在疲惫的状态下,你是否也找不到前进的动力?
焦虑降低效率,平静提升表现
在强调努力与成就的环境中,许多人对"休息是浪费时间"的观点深信不疑。然而,这种观念正是导致我们陷入过劳和低效的根源之一。加拿大的生产力大师克里斯·贝利(Chris Bailey)通过一年的研究发现,"平静"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
贝利自高中时期阅读《搞定!》一书后便对生产力产生浓厚兴趣。他在毕业后的研究中发现,焦虑不仅影响情绪,还会大幅降低生产力。他的研究显示,焦虑会使工作效率下降16.5%。
焦虑让你加班,平静才能准时下班
假设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如果因为焦虑导致生产力下降16.5%,那么就需要额外花费9小时19分钟才能完成相同的工作量。这意味着,如果你陷入焦虑模式,每天需要多工作1小时19分钟,但实际产出却仍然是8小时的工作量。
贝利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焦虑主要通过降低认知能力来影响工作效率。例如,在发想创意、沟通交流和决策制定时,焦虑都会导致效率下降。这些认知能力的下降,正是导致效率降低16.5%的原因。
忙着填满时间,反而增加焦虑
在保持平静的过程中,许多人会经历一种特殊的罪恶感。这种感觉源于我们对工作的固有观念,比如"如果不抓紧做事就是在浪费时间"。然而,将每一分钟都填满,反而更容易产生焦虑感。
例如,等待30分钟时,人们往往会试图将这段时间填满,无论是处理工作还是刷手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加剧焦虑,因为你会时刻关注剩余的时间,担心时间被浪费。
平静不是休息,而是一种心态度
要克服这种罪恶感,关键在于学会在平静的状态下完成工作。事实上,通过保持平静,你反而能节省下不必要的1小时19分钟。所谓的"平静时间",就是在工作间隙保持的短暂平静状态,无论是10分钟还是30分钟。
研究表明,不仅焦虑会影响认知能力,疲劳和忙碌同样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不要因为没有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而感到挫败。将这些时间用于让自己保持平静,比如深呼吸、活动身体或短暂散步,都是值得的。即使只有短短5分钟,带来的平静对效率的提升也是非常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