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复权与后复权的区别:如何准确评估股票历史收益?
前复权与后复权的区别:如何准确评估股票历史收益?
在评估股票历史收益时,前复权和后复权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解释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并介绍一种更准确的分段计算法。
以老凤祥(SH600612)为例,假设在2013年底买入并持有至今。
老凤祥2013年底收盘价为23.32元,现价为75.45元。如果不考虑分红,收益率计算如下:
收益率 = 75.45 / 23.32 - 1 = 223%
年化收益率大约为12.5%。
再来看老凤祥的分红情况:
在过去的10年间,老凤祥每股累计分红11.18元。
前复权算法
前复权算法是在成本中减去累计分红,计算方法如下:
前复权收益率 = (75.45 / (23.32 - 11.18)) - 1 = 521.5%
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收益率严重虚高,因为它假设了初始投资成本会随着后期获得的收益而减少,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后复权算法
后复权算法是在当前股价上加上累计分红,计算方法如下:
后复权收益率 = (75.45 + 11.18) / 23.32 - 1 = 271%
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收益率较为准确,反映了分红后不再投入的收益情况。
分段计算法
除了前复权和后复权,还有一种更精确的分段计算法。这种方法针对每一个除权除息日的收盘价,分别计算两端的收益情况,再进行汇总。
分段计价的涨幅通常大于后复权,因为后复权产生的现金权益没有再投入,而分段计算隐含的是按除权日收盘价进行了再投的理论再投收益。
实盘再投收益率
如果进行真实实盘再投,收益率又会如何呢?真实再投的计算较为复杂,这里做一个简化假设:
- 初始投入100万元
- 股票佣金按千分之一计算
- 每次都按第二天开盘价再投,买入整百数股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真实再投的收益率约为313%,这与分段计算的结果较为接近。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分红再投的收益,还是分段计算的收益率,计算过程都相对复杂。相比之下,股票软件提供的前复权和后复权方法误差都较大,其中后复权的参考价值相对较高,而前复权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老凤祥确实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其分红连续十年增长,在A股市场中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