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前瞻③|文化传承正当时!“印刷+”助力非遗出新更出彩
趋势前瞻③|文化传承正当时!“印刷+”助力非遗出新更出彩
从"铅与火"到"数与网",印刷技艺改变着世界文明。如何让古老的印刷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将为您介绍"印刷+"这一创新模式,通过与文创、研学等领域的结合,让印刷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印刷+文创,非遗焕新"出圈"
如何深挖印刷文化内涵?推广研发好看、好玩甚至"好吃"的文化创意产品非常重要。通过推广文创产品的方式来传播印刷文化,同样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好的效果来自文创产品的精彩程度。如苏州博物馆国宝味道之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干让人印象深刻,这款仿照该馆镇馆之宝越窑青瓷莲花碗设计的文创产品,其颜色、纹路均与越窑青瓷莲花碗相仿,让观众在欣然品尝的同时,也牢牢记住了国宝。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凤冠"冰箱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藻井冰箱贴、西安"绒馍馍"、新疆馕饼子、苏州"蟹黄黄"等。不管是萌萌哒也好,高雅也罢,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准连接大众的纽带。全国的文创产品有很多,印刷文创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从藏品中找灵感。
例如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在2024长三角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将集团旗下创建于1966年的中华老字号"华丰"铸字印迹馆(活字工坊)1∶1复刻到展会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铅活字拓印技艺"体验活动也带到了现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华丰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活力。还有其他的好玩、好用、好收藏的文创产品,有获评上海伴手礼金榜礼品"字烛"活字香薰蜡烛、大思政文创"初心"礼盒、兼具实用性的活字玻璃杯套装,以及获评上海礼物的"字物"系列银饰项链戒指等,设计元素均来自于我国的活字印刷术。
印刷+研学,打造文旅地标
印刷企业的工业旅游也是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底蕴,推进多元理解发展的平台。在全国,已有多家印刷企业开展"印刷+研学"项目,如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上海印刷集团、北京印刷集团、浙江印刷集团、安徽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等。在深入挖掘、继承优秀传统印刷文化的同时,印刷企业走"印刷+研学"的创新发展之路,以"传承文脉、传播文化"为使命,以印刷文化为主题,构建一个"可参观、可学习、可体验、可购物、可休闲"的工业文旅运营生态,让公众全方位体验印刷工厂的企业风采及印刷工艺的匠心与魅力。
例如浙江印刷集团的"印刷文化课堂"亲子研学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印刷车间,实地了解印刷机以及图书印刷的工序步骤,亲眼见证印版、纸张和墨水变为一本本图书的全过程。
有文化底蕴的内容,加上以创新的方式进行传承和传播,是印刷研学成为热点的主要原因。从书于竹帛,镂于金石,以"书写"的方式记录下人类的文明,到元宇宙、你我读"书"习惯的转变等,一步步怎么来的、怎么变的,都在好看的展览和好玩的体验中,将"学"与"旅"深度融合,引发参与者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