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力医疗(603716.SH):一只在医疗改革浪潮中的争议股
塞力医疗(603716.SH):一只在医疗改革浪潮中的争议股
业务转型:从IVD到SPD的「理想与现实」
塞力医疗曾是体外诊断(IVD)领域的区域龙头,但2019年医疗改革后,传统业务遭遇滑铁卢。集采政策下,医院对试剂耗材价格敏感度飙升,IVD业务毛利率从2019年的30%+跌至2023年的不足20%。公司被迫押注SPD(医用物资供应链管理)业务,试图通过承包医院耗材供应链实现转型。
独到视角:SPD模式看似双赢,实则暗藏「资金黑洞」。医院要求企业垫资采购耗材,结算周期长达6-12个月。塞力医疗2024年Q3应收账款高达13.38亿元,占营收94%,相当于全年白干还要倒贴资金成本。这种「以债养业」的模式在医疗反腐深化、医保支付趋紧的背景下,风险敞口持续扩大。
注:图片来自于塞力医疗2024年三季报
财务困局:亏损、爆雷与「技术性自救」
- 盈利崩塌:2024年预亏2.1-2.5亿元,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核心问题在于SPD业务毛利率仅12-15%,远低于传统IVD业务,规模扩张反而加剧亏损。
- 资金链危机:4.98亿元募集资金逾期未归还,可转债转股价倒挂108%,融资渠道基本关闭。2024年资产负债率突破70%,利息支出吞噬利润。
- 财技求生:频繁出售子公司股权(如淄博塞力斯)粉饰报表,但2023年因此产生3000万商誉减值,暴露资产质量恶化。
市场争议点: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常年维持2-3亿元,却任由募集资金逾期,被质疑存在「存贷双高」财务造假嫌疑。叠加证监会立案调查未结案,财务可信度存疑。
注:图片来自于塞力医疗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
二级市场:游资的「击鼓传花」与机构冷眼
- 股价魔幻现实:2025年2月连续涨停突破9元,但对应PB高达5.3倍(行业均值1.8倍)。龙虎榜显示散户资金净流入134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03万元,典型游资炒作特征。
- 概念包装术:借势「AI+医疗」热点,宣称布局区块链医疗数据平台,但2023年研发费用仅0.37亿元,不足营收2.5%,技术含金量存疑。
- 转债市场预警:塞力转债价格长期低于面值,转股溢价率超100%,反映市场对正股长期看空。
未来推演:要么成为SPD龙头,要么沦为资本弃子
潜在转机:
1.政策东风:若DRGs医保支付全国推广,医院SPD管理刚性需求可能爆发。公司已参与国家卫健委DRG分组测算平台建设,具备先发优势。
2.国资入场:应收账款对象多为公立医院,不排除地方政府牵头债务重组,类似「恒康医疗」模式。
致命风险:
医疗反腐导致医院付款能力进一步下降,可能引发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当前坏账准备仅5%,远低于行业15%平均水平)。
立案调查结果若涉及信披违规,可能触发强制退市条款。
注:图片来自于塞力医疗立案调查进展公告
塞力医疗本质是「医疗改革试验田」,其价值不在于现有业务,而在于能否熬到医疗SPD商业模式跑通的那天。当前股价已脱离基本面,更适合作为观察医疗供应链改革的「风向标」,而非价值投资标的。对于激进投资者,需紧盯两个信号: 应收账款账期是否缩短至180天内; 是否引入战略投资者破解资金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