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心即理"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一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具体事例,帮助读者理解并应用这一哲学思想,从而提升自我修养和生活质量。
基本信息
- 书名: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 作者:章岩
- 出版时间:2014-02-01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9787515807423
书籍介绍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一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心学”智慧手册,当遇到生活的难题时,随手一翻,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使困惑的我们豁然开朗,茫然的人生也可变得柳暗花明。
作者介绍
章岩,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本教育研究者。文风通俗易懂,简单而深刻,擅长于日常生活挖掘人生的真谛,常以精粹语录发人深思,深受大众读者欢迎。曾在少年时期痴迷老子、庄子等道家哲学,后深入儒家思想,并与人生实践相结合,后又进行禅学的修习和体悟,在儒、释、道的中国文化丛林中漫游沉吟,混以西方现代心理学和现代主义理念,逐渐形成自我独特的思想体系。其人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学推崇备至,认为这是中国人成就自我乃至拯救世人的有效指南。经过多年的潜心创作,完成力作《王阳明心学课》,期望能对大众读者有所裨益。
目录
- 想掌控世界,先掌控自己的心
- 世事无常,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 心想通了,快乐就来了
- 人生是一个锤炼心志的过程
- 找寻自己的成功心法
- 不可不知的心学真髓:知行合一
- 如何驯服内心的魔障
- 看懂人情世故,洞明世道人心
-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书籍试读
徐爱问:“至善只从心中寻求,大概不能穷尽天下所有的事理。”先生说道:“心即理。天下难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有一次,王阳明与一位友人在南镇游玩,这里恬静自然,人迹罕至。他们一同穿梭于乱石残垣之中,体验着无与伦比的宁静之美。
突然,友人发现一株花草开得格外鲜艳。仔细一看,原来是乱石岩缝中挺立出来的奇葩。友人啧啧称奇,并与王阳明谈论起这株花草。
友人问王阳明道:“伯安,你说天底下没有超越心的事物,但是在我们没看到这株花草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于这深山老林中了,并独自盛开独自凋零。这不是与你的观点相违背吗?”
王阳明看了看眼前那株花草,回答说:“此言差矣,我认为这株花草的存在刚好证明了我的观点!”
看友人不解的神情,王阳明解释道:“在我们看到这株花草之前,并不知道在这座深山中,会有如此鲜艳的花草,所以说,在我们发现这株花草之前,它的存在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它并没有让任何人产生愉悦之情。而此刻,你我正欣赏这株花草,也正因为我们的赞叹,才是这株花草显得如此美丽,如此与日月争辉。这难道不正说明了这花就在我们心中的道理吗?”
确实,正如王阳明所说,如果没有我们的这颗心赋予世界以色彩,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精彩,更不会体现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所以说,每个人所拥有的世界就是自己心中的世界。
当我们哭时,无论走到哪里,它都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我们笑时,无论走到哪里,则都是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王阳明的这位友人之所以觉得这株花草好看,是因为当时他的心情是愉悦的,倘若这位友人是在伤心失落的时候看到了这株花草,恐怕就很难发现其中的美丽了吧!
可以说,王阳明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开创了阳明心学。起初,王阳明一直困惑在朱子学说的辩思之中。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辨之后,终于有一天,王阳明突然顿悟,并自成学说,开创了“王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是: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其意思就是,无论如何“格物”,重点都应该放在“心”上,而不是在事事物物之上。
在阳明心学中,王阳明把朱熹认为绝对之上的“理”移植到每个人的心中。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要想认识万物,认识万事万物中的“理”,并不是向事物的外部探寻,而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
所以,王阳明说,天下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我们心中所理解的事物,天下所有的道理也都是我们所认定的道理,如果没有自己坚持的立场,就没有道理可言。
就好似我们内心的善良,如果一个人没有善心,就没有善良之说。我们追求的至善,不外乎做到内心的善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整个世界。
总之,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一颗心。当我们心情好时,感觉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感觉所有的事物都带有悲伤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