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这种比“丘巴卡”还高大的史前巨猿为什么消失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种比“丘巴卡”还高大的史前巨猿为什么消失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natgeomedia.com/science/article/content-17012.html

最近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通过结合地质年代、花粉记录以及牙齿化石内的线索,揭示了史前巨猿——步氏巨猿的灭绝过程。这种比《星球大战》中的丘巴卡还要高大的史前巨猿,究竟为何消失?


步氏巨猿直立高度约3米,体重超过200公斤,是已知最大的灵长类动物。ILLUSTRATION BY GARCIA/JOANNES-BOYAU, 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的地质年代学家齐拉·威斯特维(Kira Westway)表示:“我的同事张颖奇(Yingi Zhang)已经研究步氏巨猿的证据超过十年了。”这种巨猿最大的谜团在于它们消失的时间点。

威斯特维试图为巨猿属(Gigantopithecus)化石出土的沉积层订出更加精确的年代。如果研究者能找出明确的时间点,接着就可以进一步调查巨猿的世界可能是怎样的——以及是什么事物消除了这些猿类。

虽然专家们先前就推测巨猿可能因为所偏好的森林栖息地逐渐稀疏而被推向灭绝,然而已知的巨猿化石缺乏可用以验证该想法的已定年代。“如果没有任何时间轴,你就会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线索。”威斯特维说。与巨猿同时存在的其他猿类却存活了下来,这使得巨猿的灭绝之谜更加难解。魏氏猩猩(Pongo weidenreichi)是现在的红毛猩猩的亲戚,无论消除了巨猿的是什么变化,魏氏猩猩都活过了这关。

威斯特维和同事们发现巨猿在距今230万年至21.5万年前生活于中国。“在200万年前的早期洞穴之中,我们找到了数百颗步氏巨猿的牙齿,”威斯特维说:“但在约30万年前的洞穴中,在它们灭绝的边界,我们只找到了几颗牙齿。”

研究巨猿遗址中的花粉化石也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它们的栖息地在这一时间段中如何变化。大约70万年前,松树、桦树和栗子树的亲戚组成的茂密森林退缩,更开阔且有大片草地的栖息地形成。随着这样的环境变化推进,巨猿逐渐衰落以致消亡。

从它们的牙齿记录来看,这种巨大的猿类应该感受到了环境变化。这种猿类食用的植物会影响它们牙齿中含有的地球化学痕迹。在70万年前以前,巨猿和魏氏猩猩居住在树冠覆盖的森林中,以树叶、果实与鲜花为食,几乎全年都有美味的植物可食用。

然而,随着季节变化更加显著且森林变得更加开阔,巨猿越来越难以找到偏好的食物。与此同时,魏氏猩猩改变了饮食习惯,以更容易取得的须根植物维生。

“作者群优秀地展示了步氏巨猿太过特化,以至于难以适应周围发生的环境变迁。”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朱莉安·路易(Julien Luoys)说,他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在巨猿的时代,亚洲东南部正在经历铺天盖地的环境变化,他说明道,由于当时该区域一块板块陷落,改变了当地的气候与栖息地。“想象一下,如果美国中部大部分地区都沉入水下,你就能开始体会接踵而来的巨大变化了。”他说。

然而将步氏巨猿逼向灭绝的不只是环境变迁,还由于它们缺乏快速适应的能力。“决定步氏巨猿命运的正是它们对这些变迁的反应。”威斯特维说。这些巨猿身形过于巨大,以至于它们必须在地面移动,而且能够探索的距离也受限,它们试图尽量食用仍可取得的嫩枝、树皮,以及其他较坚韧的食物。但是依然不够。

大约21.5万年前,最后一只巨猿消亡,这些猿类终究无法跟上栖息地变化的速度。然而,就算了解了巨猿故事的结局,也难以为这种巨型灵长类的悬案下定论。出于一些不明原因,威斯特维说,最后的巨猿中有一些个体的体型属于巨猿中最大。

除此之外,路易说,巨猿的化石在泰国、越南,可能甚至在爪哇岛都有记录。这些巨型灵长类都遵循相同的路径走向灭绝吗?抑或每个区域的故事都不一样呢?

“这篇论文的成就在于将巨猿描述之详尽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为我们的亚洲东南部生物灭绝动态的理解增添了重要知识。”路易说,并且在解释地球上最惊人猿类的消失之谜的同时开启了新的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