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中的“先煎”与“后下”:原理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煎煮中的“先煎”与“后下”:原理与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ohe.cn/zx/480020.html
在中药煎煮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煎法外,还有“先煎”和“后下”两种特殊处理方式。这两种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正确掌握它们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先煎
“先煎”是指将某些药物先放入器皿中,加水单独煎煮半小时左右,然后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需要先煎的药物多是性重质坚的矿物药和介类药,以及一些毒性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牡蛎、龙骨、石决明,珍珠母、龟板、鳖甲及乌头、附子等。
这类药物之所以需要先煎,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质地坚硬,短时间内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通过先煎并打碎处理,可以增加煎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从而提高药物疗效。以乌头、附子等有毒药物为例,它们的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长时间煎煮可以使乌头碱分解,降低毒性,同时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
后下
“后下”则是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将需要后下的药物投入,煎煮5~10分钟即可。需要后下的多是气味芳香,药性轻散的药物,以及一些久煎后会使药效减低的药物,如薄荷、砂仁、木香、鲜佩兰、鲜藿香及钩藤等。
这类药物之所以需要后下,主要是因为它们大都含有挥发油。挥发油是这些药物发挥发汗解表、理气止痛等作用的关键成分。如果煎煮时间过长,会导致气味散失,挥发油大量逸出,从而降低药效,甚至丧失药效。以钩藤为例,虽然它不是芳香轻散的药物,但其有效成分为钩藤碱,具有降压作用。研究表明,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会导致钩藤碱部分被破坏,煎煮时间越长,降压效果越差,甚至完全失效。
结语
“先煎”和“后下”是中药煎煮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它们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正确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中药治疗效果,还能避免因不当煎煮带来的风险。
热门推荐
陆游唐婉:棒打鸳鸯背后的诗词意境
无线电广播:AM vs. FM,谁更胜一筹?
揭秘收音机里的秘密:AM和FM到底有什么不同?
2024全球发达国家/地区名单
如何降低颜色饱和度?|百画苑·油画
琼瑶的10首经典歌曲,每首都是写给爱情的情书,「青青河畔草,悠悠天不老...」
“我来啦·大运河”: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的青少年文化之旅
故宫博物院:北京青少年必打卡的历史文化展览
徐州十大景点全攻略:从千年古城到现代乐园
汕头牛肉丸:一颗弹牙丸子的匠心之旅
潮汕菜:舌尖上的历史传承
对外贸易以变应变
如何在网上挂号?网上挂号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海南蓝洋温泉度假区:热带雨林中的温泉天堂
海南蓝洋温泉度假村:冬季泡汤攻略
创新教学+家校联合:永康小学二年级文明用语教育新实践
二年级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攻略
文明礼仪教育助力小学生学业成长
北京冬日打卡圣地:长城、南锣鼓巷、蓝色港湾、欢乐谷
货车电瓶安装秘籍大揭秘!
冬季陕汽重卡电瓶保养指南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什么动物的粪便做肥料最好?
如何避免碘造影剂的副作用?
英伟达市值一周缩水超5000亿美元 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温州三日游:打卡网红景点,品味千年古城
人际交往中的智慧:避免这三种不当言论
文森特·梵高:一位伟大艺术家的传奇人生
网络辟谣:荞麦面真的不健康吗?专家为你解读
荞麦面的营养价值和保健效果
汉中面皮与菜豆腐:谁才是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