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的主要流派和区别
中国道教的主要流派和区别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主要流派包括全真道和正一道。这两个流派在教义、修行方式、宫观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共同构成了道教文化的丰富内涵。
道教的发展历程
道教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古代道教、中古道教和近现代道教。古代道教指的是秦汉时期至隋唐时期的道教,这一时期的道教以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为主要目标,注重炼丹术和养生术的研究和实践。中古道教指的是宋元明清时期的道教,这一时期的道教注重内修外炼,强调内修心性、外炼丹药,以求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近现代道教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道教,这一时期的道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适应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道教的主要流派:全真道与正一道
全真道
全真道的创立可以追溯到金代的王重阳。他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了"全真庵",主张"识心见性",提倡释、儒、道三教合一。全真道的教义具有以下特点:
- 三教合一:认为道、儒、释三教的核心都是"道",主张三教平等。
- 全精、全气、全神:追求长生成仙,但鄙弃肉体,看重真性,认为"性"是身体中不生不灭、超出生死的。
- 苦己利人:提倡"苦己利人"的宗教实践原则,要求道士降低物质生活需求,摒绝一切物质欲望。
在宫观制度上,全真道采用十方丛林制,庙产公有,只能传戒,不能收徒。道士需要通过考核手续,都可挂单居留。
正一道
正一道的传承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张陵,其特点如下:
- 组织结构:以张陵后嗣为教主,由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等符箓派组成,具有联盟性质。
- 经典与法术: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注重符咒、斋醮、祈福等仪式。
- 生活制度: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亦可不住宫观,俗称"火居道士"。
在传承方式上,正一遵循先"传度"后"授箓"的流程;全真规定凡出家者先须投庵,故学到者要先找个度师,成为童道,进了道门,需要再拜师父,俗称"大师"。三年后,受"冠巾",然后等待开坛传戒时受戒。
在生活方面,正一派道士不必出家,可有妻室,可食荤,但需在家中设道坛,早晚须礼拜念经。也可读书、耕作或从事其它职业,除上殿诵经、作经忏法事外,平日可着俗装、不束发留须,一般以父传子为主。
全真道士需着道装,不蓄妻,束发留须,出家入住宫观,吃素忌荤,所传以徒弟拜师辈分代。全真道士要遵循清规戒律,戒律是指道教约束道士言行,防止道士违反道教清规的警戒条文,几乎覆盖了道士日常修行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戒律是警戒于事前的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而清规则是对犯律道士的处罚条例,具有惩罚性,是前者作用的延伸。道教清规由各道派或道观自己制订,各类清规条目有详有略。旧时,甚至有"火化示众"的处罚,现已取消。
道教圣地
正一派道教圣地
-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部,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和著名道教场所。
-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境内,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
- 阁皂山: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境内,是道教灵宝派的发源地之一。
-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全真派道教圣地
-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边,是全真道的发源地。
- 重阳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边的周至县,是全真道的中心之一。
- 楼观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边的周至县,是全真道的中心之一。
-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是全真道的中心之一。
本文原文来自"大道家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