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氯及氯的化合物"为例的高中化学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以"氯及氯的化合物"为例的高中化学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在当前以高考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下,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文以"氯及氯的化合物"为例,探讨如何运用逆向教学设计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逆向设计的内涵与价值
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存在两大误区:要么过度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要么以活动为导向,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逆向教学设计则从目标出发,先设计评价工具,最后确定教学活动,形成教学目标决定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引导教学活动的因果回归关联。
图1 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逆向设计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教师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考虑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迁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
理解的定义与内涵
在化学学习中,理解意味着将基本原理、概念及事实相联结。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提出了理解的六侧面理论,包括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这些维度能够帮助教师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
"氯及氯的化合物"单元的逆向设计探索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在第一阶段中,需要确定学习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确定单元教学的预期结果。例如,学生应该能够利用氯气的性质推断同一主族其他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氯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评估证据包括表现性任务、课堂对话、小测验、实验报告等。例如,学生应该能够解释氯气参与反应后氯原子的化合价的变化,阐明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等。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教学设计应该围绕WHERETO元素展开,包括让学生清楚学习方向和预期结果,把握学生情况和保持兴趣,武装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提供反思和修正的机会等。例如,可以通过舍勒利用实验生成氯气的故事和生活中使用消毒水的例子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好奇与兴趣。
表2 "氯及氯的化合物"单元活动课时安排
逆向设计的意义
逆向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逆向设计也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和教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