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句话提升班级心理安全感,打造高度参与的教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句话提升班级心理安全感,打造高度参与的教室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9490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研究表明,一句简单的话就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进而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心理安全感,打造一个高度参与的教室环境。

班級經營的最終目標是「自治」和「挑戰遠大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前提是必須先建立心理安全感。

在進行班級討論活動之前,老師可以先對學生說:

「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所以大家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即使說錯了沒關係。希望大家踴躍提出不同意見,拓展思考範圍。」

有了老師這句話,孩子討論時,會比沒有這句話時更加熱絡。首先,小組成員共享了「踴躍提出不同意見,拓展思考範圍」的活動目標,並且共同擁有一套活動方法,也就是踴躍提出不同意見。進而在小組內形成「提出錯誤意見也沒關係」、「說錯也不會被責備」的氛圍。

活動前的一句話,就能提高心理安全感,讓個人發生變化,從而提升分組活動的品質,變化之大,令人驚嘆。

心理安全感的形成機制,或許也有「自然形成」和「無意間促成」的情況。然而,「自然而然」和「無意間」,終究都只是「聽天由命」的做法。充分了解心理安全感的理論,試圖「鞏固心理安全感,激發出優異表現」,並且有計畫的付諸行動,才是一位有能力的老師。

老師只要時刻謹記「提升心理安全感」,自然就能依據當下情況,採取最恰當的做法。

例如,老師若能在活動前提醒孩子:「請大家在活動之前,花三分鐘回想上次的活動,你覺得哪些地方很棒呢?也和小組分享一下,自己今天想要努力的事。」或許會幫助大家想到新的對策。要讓孩子先有「想這麼做」的意圖,後續才會發現「做法」。

本書《心理安全感驅動的高參與教室》中介紹的心理安全感建立方式,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類別:

  1. 如何提升團體關係(第二章)
  2. 如何營造良好群體氣氛(第三章)
  3. 3身為領導者的老師,如何改變思維與行動(第五章)

若進一步詳細解析,每個類別可以再分成以下幾種具體做法:

  1. 如何改變領導者的思維與行動
  2. 如何改變個人的思維與行動
  3. 如何改變團體的氣氛

希望大家可以站在這些角度,重新讀過本書,我相信必能更有系統的綜觀全書,並理解內容。認識建立心理安全感的理論和方法後,相信各位讀者都能創造出豐碩成果。

必須具備心理安全感,才能激發個人與團隊的優異表現。然而,要建立心理安全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孩子無論如何都會害怕代表權威的老師,也不可能不去在意朋友和家長等人對自己的評價。

不過,這種原本就存在的緊張感並非壞事。因為人在挑戰遠大目標時,也必須和緊張感共存。此外,和朋友建立起互相切磋的關係後,也會產生緊張感。緊張感本身並非壞事,沒必要完全屏除。

若能在適度的緊張感中,建立起心理安全感,個人和團隊就能獲得最佳學習和最大成長,並且創造出最豐碩的成果。

在班級經營上,老師必須懂得如何建立心理安全感。老師應該要有所認知,一旦缺乏心理安全感,學生就無法獲得成長。當心理安全感形成後,孩子就能自由發表意見。

當大家都能自由發表意見時,就證明心理安全感已經提升了。

班級經營的最終目標是「自治」和「挑戰遠大目標」。到了最終階段,學生會自己思考、主動採取行動。與其老師獨自管理上課和班級經營的大小事,其實有很多事都可以交給孩子做,孩子也會有更多機會自己分組活動。想要提升學習的品質,就必須讓孩子們分組進行。此外,為了打造更好的班級,有時也可以讓各小組獨立行動。

想要實現「自治」和「挑戰遠大目標」,前提是必須先建立心理安全感。唯有具備心理安全感,老師才不必孤軍奮鬥,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班級經營。

本文节录自亲子天下《心理安全感驅動的高參與教室》,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