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迁移思维,让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
如何培养迁移思维,让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
迁移思维是高阶思维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运用于新情境,更是中高考命题所考察的关键能力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通过三个步骤和两个方法,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
高阶思维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包括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等。迁移思维作为高阶思维的一个维度,强调将已有知识、技能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因此,高阶思维的培养涉及迁移思维的发展。
三个步骤,逐级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
如果要鼓励学生发展迁移的思维,教师就必须努力思考,把迁移的思维过程分解为小步骤,如此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理解迁移的思维过程。
第一步:理解信息——分析
分析(analyzing)的思维技能帮助人们分解审视有关内容,或从中建构概念、梳理主题。在迁移思维中,最基本的技能是把材料拆分开来,审视各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个基本技能,学生就无法看出什么元素可以迁移应用,它们在将来有什么用处,也就无法发展迁移的思维。
以下一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分析技能的发展:
- 这个概念包括哪些主要元素?
- 这个故事包括哪些主要部分?这一幕呢?这一个场景呢?
- 在这个历史事件中,出现了哪些一以贯之的主题?这个故事的转折点在什么时刻?
-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在什么时刻?
- 发生这种情况的五个基本原因是什么?
- 有什么具体细节能够支持你的想法?
- 你以前在哪里曾经遇到过这个概念或主题?
下图所示的概念地图(concept map)是一种有助于进行分析的图形组织器。在图形中间的圆圈中,写下学习材料或分析对象的主题。在周围的小圆圈中,写下分析对象的组成部分、模块或要素。
在小圆圈外围的辐条上,添加具体细节来支持小圆圈里的内容。对许多学生来说,这种可视化的图形组织器有助于他们开展分析思考。
第二步:概括洞察——类比
类比(making analogies)思维技能是指把新概念、新主题或新想法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此外,类比技能也是分析技能的延伸,一个人越擅长分析,就越能做出体现深刻思想的类比。类比就好像一座桥,有利于学生把眼前的概念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未来生活中。
当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类比思维技能时,不应只看学生做出了什么类比,还要关注学生所做类比背后的思维过程。
以下一些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类比思维技能:
- 它让你想起了什么别的东西?
- 这和我们上周学过的内容有什么相似之处?
- 甲事物为什么像乙事物?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
- 你以前什么时候曾有过这种感觉?
- 如果你需要向低年级学生解释这个概念,你可以怎样类比以帮助他们理解?
下图用于进行类比的图形组织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类比能力,使用的关键在于,要在两个概念框下方的“原因”框中写明类比依据,呈现其进行类比的思维过程。“原因”框中的内容不仅能展示学生对概念、主题的理解程度,也能反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步:发现应用——迁移
迁移(transferring)思维技能,或帕金斯和福格蒂所说的“高路迁移”,是迁移思维维度的终极阶段。这种迁移能够帮助学生把科学课堂中获取的知识和流程运用在历史或地理课堂中。当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如何完成某个任务,然后在家里迁移应用,或与同伴一起运用时,学生的迁移技能便能得到锻炼。
学生掌握迁移技能后,便能够回忆起多年前学过的东西,并把它运用在当下生活的新情境中。在乍看关联微弱的不同情境中发现可应用的元素,正是迁移思维的意义所在。它需要大脑在面对纷繁的事物时自由想象,以建立其间的关联。学生越是能够娴熟地进行迁移,就越能从学习或从具体事务中得到收获。
以下一些问题和提示语能够促进学生迁移思维技能的发展:
- 如果你被困荒岛,那么我们今天学到的东西可能对你走出困境有什么帮助?
-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需要讲外语的国家,那么今天的课可能会对你有什么帮助?
- 今天的课可能会给20年后的你带来什么益处?
- 音乐家可能会怎样利用这个数学概念?
- 假如数百年后太空旅行成为现实,那么我们的学科可能会对那时的太空旅客有什么帮助?
- 请你描述一下今天课堂所学内容可以怎样运用到家庭生活中。
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图形组织器进一步培养迁移思维,如下图所示。
首先,在情境一同心圆的外圈中,写下一种具体情境或情况;然后,在内圈中写下从这个情境中提取的有用的原则、概念或主题。
接下来,在方孔圆的外圈里,写下第二种情境或情况。最后,在方孔里写下情境一的原则、概念或主题如何启发、指导人们应对第二种情境。
方孔里的内容(情境一对情境二的指导意义)看起来是否牵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来自对情境一的分析以及两种情境的类比。
两个方法,简单巧妙地培养学生迁移思维
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还能发现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迁移思维的基础。而想要进一步推动迁移思维的发展,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跳出传统学科的框架,从全新的角度审视问题。
找到知识的关联性——学科内的迁移
这个活动能够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从而自己去建立联系。在学校里,学生所学到的一门知识在他们脑海中往往是带有框架的。这种开放式学习思路,能帮助学生跨越学科界限思考,让他们在不同知识之间建立起创造性关联。
从这点看,这个活动也更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学得顺顺利利。这是因为,通过他们的自主思考和相互分享,学生真正地把与现有知识相关的知识和理解都带到了他们的脑海中。因此,他们也更容易投入到全新理念和内容中,不仅仅是学到浅显的知识。
(1)活动步骤
给学生展示一张幻灯片,上面有和学习重点相关的三个关键词,让学生将这三个词与自己从其他学科中学到的三种东西联系起来。当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时,让他们说说自己认为最有创造力的关联是哪一个,并用文字来描述自己想到的这些关联,以及为什么他们觉得有创造性。
接下来,邀请学生和同桌分享他们的发现。通过展示三个让学生能相互提问的问题,来展开讨论。
知识关联问题案例:
- 你认为最合理的联系是什么?为什么?
- 你是怎么想到这些关联的?你会怎样向其他的人解释你创建的关联?
- 最后,抽选一些学生,和全班分享他们知道的关联。关键词可以来自你展示的三个单词之一,这样就能直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下一部分。如果是这样,教师就要专注于学生在这个单词上创建的关联。这会帮助课堂有个自然的过渡,让整堂课进行得更加流畅。
另一个应用这种课堂开头的办法是把学生分成九个小组。然后,教师将关键词分发给他们,每个单词都有三个小组持有,邀请小组成员尽可能地联想关键词。等他们完成这个任务,从每个小组中邀请一位成员,环绕教室走动,和大家分享他们想到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重点要放在学生的创造性上。下面就是一个学生可能想到的案例:
学习主题:热带雨林
- 植物:蔬菜、植物、生物学、成长、看电视(种植)。
- 濒危:物种、动物、自然过程、环境、热带雨林。
- 习惯:商场、你的住处、周围环境、学校、自然习惯、动物园。
学生应该选取几个他们觉得有创意的关联词,说说自己如何找到关联性的,为什么这种方法有效。这个过程能引导学生做出分析,帮助他们用现有的知识思考研究学习重点。
(2)活动拓展
提升活动的难度。挑战一下学生,让他们想一想能想到的最有创造力、最非比寻常(也是正向相关)的关联。你也可以给优胜者颁发一个奖励。
让学生跳出已有知识框架,构建联系。你可以明确说明你想要学生考虑到的某方面知识和经历(例如运动、文学或艺术),或者你也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
最后,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个展示页,包含所有与目前学习重点相关的关键词。在这个单元学习中,不断地使用这个活动作为一堂课的开头,轮流使用所有这些关键词。每次都邀请学生把最有创意的关联词加到展示页上。
跨学科提问——不同学科的迁移
跨学科提问旨在让学生在课程之间建立联系,将他们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科目联系起来。这个活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思考学科之间的关联,也能打破课程表造成的一些障碍。回过头来看,它也(暂时)否定了知识的区分。如果反复使用,它能帮助学生用更宽广的眼光看待你们的科目。
教师可以尝试选择一些容易和学习重点相关联的学科。通过充分的创造性思考,几乎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相关联的。然而,从活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考虑,最好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率。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提供最简单的答案,而是意味着你要避免学生很难想到的联系。
你还要鼓励学生分析在课堂过程中所做的事情。向他们说明,分析意味着将一个项目拆解成不同的组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头绪,找到联系。
(1)活动步骤
整套活动需要两套卡片,每套五张,每张卡片都包含学校课程中不同的学科;包含任务指南的PPT幻灯片。要求学生三人成组。告诉他们,每个小组都会收到一张卡片,上面有一个课程科目。然后展示一张包含以下问题的幻灯片。
跨学科问题案例:
- 你会把今天所学的哪些知识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 你为什么会把这两种知识联系起来?
- 为什么今天这堂课会对你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所帮助?
学习重点和学科卡片示范:
- 学习重点:清朝的衰落
- 学科卡片:历史 语文 地理 政治 体育
接着,教师邀请学生在自己组内讨论问题,同时记录好答案。你可以限时三分钟。时间一到,让学生和班级里研究同一个学习重点的其他小组合并成一队。(假设全班有30人的情况下,需要两套五张卡,每组三人。你可以根据班级人数来调整卡片数量。)学生应该相互分享讨论结果:每三人一套卡片,大家轮流发言。最后,全组同学要经过讨论选出他们认为最棒的答案。
回答示范:
- 历史:清朝统治者的保守僵化;闭关锁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入侵。
- 语文:《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一个家族的没落是因为一个时代的兴衰。
- 地理:西方国家的强盛,英国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而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 政治:封建落后的君主制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进步和胜利。
- 体育:满清没落一方面是因为列强侵扰,另一个方面是食用鸦片缺少锻炼,因此强身健体才是立国之根本。
活动最后,选择两个小组,邀请他们来和全班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科目和答案。
(2)活动拓展
如果你有时间收回这些卡片,重新派发,那要确保每个人拿到的学习重点和第一次不一样,然后重复这个活动。
提高一下难度,让他们在所学内容和两三个其他学习重点上建立关联。向学生说明,这些关联应该包含所有各个学科的知识点。
让学生创造一些新的形式。例如,一支广告,一张海报,一个表格或一项发明——要包含一些与你的课堂有关,与其他学科知识点有关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不用分发卡片这种方式,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五个科目的知识点下面再罗列案例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三人一组协作。他们应该尽可能尝试用最短时间回答两个问题,同时包含所有学习重点。第一组完成后,向教师示意。他们要面向认真听讲的全班其他同学读出答案。学生只要有任何异议,都可以提出问题。
来源丨《从备课开始的50个创意教学法》《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