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运动处方指南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运动处方指南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统计,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患有此病。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合理的运动不仅能改善病情,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适合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原则、具体方案和动作示范。
依据多篇国际期刊研究指出,全球约每八个人中有一个人有慢性肾脏病,若没有适当的调整生活、饮食、运动等习惯,可能会因为营养不良、体能下降、跌倒、骨折、频繁的住院、忧郁症等因素,最终造成运动耐受度下降、生活功能与品质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以及死亡率提高等问题的發生。
肾友最关心的就是肾功能开始下降有没有可以改善的方法?
方法是有的,而且非常有效,那就是规律运动。
研究证实规律运动能有效降低肾友的死亡率、增加摄氧量与有氧能力、增进心血管功能、改善肾功能相关指数、增加肌力、增加走路耐力与心肺耐力、降低跌倒风险、增进生活品质,改善忧郁,並且能减少社会与医疗资源花費。
建议规律运动为每周至少三次,每次大于三十分鐘的规律性有氧训练,並且搭配适当的肌力训练与伸展训练。
维持规律运动的原则与建议
选择适当强度:
用自覺用力程度表判斷訓練時間與強度是否適當。此表的級距為到分,設計理念為該強度乘以能粗估運動當下心跳,例如有些吃力是分,粗估當下心跳為每分鐘下。安排规律运动的时间:
将运动嵌入原本生活作息最容易规律执行,例如固定下午三點去运动。避免运动:餐後1小時內、體況不佳或有急性病時、使用降血糖藥後1小時内。设计个别化运动计划:
根据自身需求个别化设计,並且是自己感興趣的运动项目。记录运动内容:
用日記、手機APP、计步器记录,给予自己鼓励与反馈。穿着合適伸展的运动服裝与防滑布鞋。
注意环境安全,过程中可手扶欄杆或稳固桌面预防跌倒。
运动前要进行5分钟的动态暖身;运动后要进行5分钟的静態拉筋。
运动过程慢慢做、不憋气。
适当补充水分与营养。
执行任何运动都不应该出现有疼痛或头晕等不舒服的感觉,如果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必须立刻停止当下运动,并咨询您的医师或物理治疗师。
与医疗团队随时保持充分沟通与合作,包含:肾脏科医师、物理治疗师、肾脏营养师、透析专科护理师等。
运动处方
有氧训练
- 强度:从有点轻微(RPE11) → 有些吃力(RPE12)~吃力(RPE15)
- 频率:每周3天 → 每周5天 (减重每周7天)
- 时间:一天间歇30分钟 → 一天30~60分钟 (减重90分钟)
- 类型:快走、脚踏车、游泳、有氧操
肌力训练
- 强度:有些吃力(RPE12)
吃力(RPE15)从1组增加到3组,每组815次 - 频率:每周2天不连续每周3~4天(训练一天需搭配休息一天,让肌肉修復与生长)
- 时间:搭配呼吸慢去慢回停留5~10秒
- 类型:哑铃、弹力带
动作示范
核心训练:
- 縮腹提肛
说明:核心肌群包含上的橫隔膜、下的骨盆底肌、前的腹橫肌、後的多裂肌,是天然的護腰,肚臍輕輕內縮,並且肛门轻轻憋住大便的感觉,就能喚醒著个天然护腰,轻而持久是核心发力的关键。
下肢训练:
- 坐姿六项连环腿(垫脚跟 → 踢直膝盖 → 勾脚背 → 弯膝盖 → 开大腿 → 合大腿)
说明:垫脚跟 → 踢直膝盖 → 勾脚背 → 弯膝盖 → 开大腿 → 合大腿,每项步骤做得愈慢愈能练到肌力,过程中要保持稳定呼吸,且留意维持背挺直,核心有出力。
上肢训练
- 頂天立地
说明:往上下尽量延伸,維持脊椎直立,感受肩胛骨往上和往下旋轉,可以平衡背部肌肉的弹性。
- 左右逢圆
说明:吸气时手往前举高,吐气时往旁边画大圆放下,须留意大拇指需朝上。(大拇指朝下容易肩关节夹挤)
- 前後开弓
说明:拉弓箭的姿势,手往前後尽量延伸,头部不旋转,胸廓尽量旋转,可改善呼吸。
伸展训练
- 强度:感觉到紧绷感即可(不可以有疼痛)
- 频率:每周2天到7天
- 时间:每天至少10分钟
- 类型:各肌肉伸展动作
- 动态伸展:运动前的暖身 (不须停留)
- 静态伸展:运动后的收操 (停留20秒)
动作示范
下肢训练
- 弓箭步伸展
说明:第二根脚趾朝前,不可外八,骨盆不旋转,藉由骨盆往前推来达到更多伸展。
上肢训练
- 大象鼻伸展
说明:藉由上半身旋转来达到更多伸展。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大学医院物理治疗师戴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