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存神炼气铭》:五时七候修炼法
孙思邈《存神炼气铭》:五时七候修炼法
《存神炼气铭》是唐代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孙思邈撰写的一篇练气养生秘籍。该作品收录于《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同时在《云笈七签》卷三十三中也有记载。《存神炼气铭》主要阐述了形、神、气之间的依存关系及修炼方法,继承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子的六候八徵养生思想。
《存神炼气铭》原文与译文
原文
夫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源,自然成圣。气通神境,神通慧命。命住身存,合于真性。日月齐龄,道成究竟。依铭炼气,欲学此术,先须绝粒。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静虑,气海若具。自然饱矣。专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初入五时,后通七候。神灵变化,出没自在。峭壁千里,去住无碍。气若不散,即气海充盈,神静丹田,身心永固,自然回颜驻色,变体成仙,隐现自由,通灵百变,名曰度世,号曰真人。天地齐年,日月同寿。此法不服气,不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须休即休。自在自由,无阻无碍。
译文
身体是神和气的住宅,神和气如果存在,身体健康有力,神和气如果散失,身体就会死亡。如果希望身体健康,先要保养神和气。气是神的母亲,神是气的孩子,神和气如果存在,就可以长生不死。如果希望保养神,需要先锻炼元气,气在身体内部,神安住在气海,气海充满,心安祥神安定。如果神气不散失,身体和心灵安静,安静后,身体保存长寿,经常处在“道”,自然就成为圣人。气通往神的境界,神通往智慧,有智慧并且身体健康,与真理合为一体,时间永久,完全地成就了“道”。依靠这篇“铭”修炼气,如果学习这个方法,先要禁止吃食物,心安住在气海,神专一想着丹田,守住心灵保持安静,气海如果充满,自然就饱了。专心修炼的人,一百天能有小的成就,三年能有大的成就,开始时有五个阶段,然后有七个阶段。精神可以变化,自由随意地出现或消失,悬崖绝壁或千里的距离,可以来去没有障碍。气如果不散失,那么气海充满,神安静在丹田,身体和心灵永远坚固,自然会外表看上去象儿童一样,变成神仙。自由地隐藏或出现,通达神灵并且变化多端,称作“度世”,称作“真人”,与天地日月的寿命相同。这个方法,不需要服气,不需要吞咽津液,不需要辛苦,需要吃就吃,需要不吃就不吃,自在自由,无阻碍。
五时七候
五时
学道的人,开始时有“五时”即五个阶段。
- 第一时:心动多而静少,思想攀缘许多场景,取得或舍离没有固定,思虑就象野马,这是普通人的心理状态。
- 第二时:心静少而动多。降伏躁动进入安静,心多数情况下散乱放逸,很难守住,但尽力去守住,这是通向真理的道路开始。
- 第三时:心动和静各自一半,心似乎已守住了安静,没有能够经常安静,安静与散乱各自一半,但尽力去守住,逐渐调节熟练。
- 第四时:心静多而动少,守住心灵逐渐熟练,心如果动就马上守住安静,专心安住在静的境界上,失去了马上就得回来。
- 第五时:心一直纯粹地安静,不做事情或做事情,外界环境改变也不为所动。由于已经熟练地守住了心灵并已经坚固,从这以后,有“七侯”即七个阶段,这些都是自然得到的,不是刻意追求得到的。
七候
- 第一候:慢性疾病不治而愈,身体轻盈心情舒畅,心安住在身体内,神安静并且气安定,“四大”舒适,“六欲”消失,心安住在“道”,与“道”合为一体,心情喜悦,称作“得道”。
- 第二候:超过了一般人的限度,外表看上去就象儿童一样,身体舒适心灵安祥,通达神灵视力超常,移居到其它地方,选择合适的地方安居,不让他人知道自己原来是谁。
- 第三候:延长寿命达到千年,称作“仙人”,游览名山,自由自在地飞行,青衣童子作侍卫,玉女歌声飘扬,腾空踏上烟霞,绿云抬起身体。
- 第四候:修炼身体成为气,气围绕着身体发光,称作“真人”,随意地存在或消失,身体光明自然照亮,昼夜一直明亮,游历各“洞宫”,许多仙人随从。
- 第五候:修炼气成为神,称作“神人”,变化神通自由自在,能力无穷,力气大得可以使“乾坤”变动,可以移动山和海。
- 第六候:修炼神与物质结合,称作“至人”,神既然已经通灵,物质与形体没有固定,针对人不同的情况进行教导,相应地变现出外形。
- 第七候:身体超越世界,离开平常的生命形式,与“大道”和“玉皇”,共同居住在灵妙的境界,圣贤聚集在一起,宣扬真理,创造并且通达灵性,物理世界无不通达,修行到这种程度,才到了“道”,所有的虚假行为停止,称作“究竟”。
行功
碧光欲环,龙吟初现,游走天地,功诸关节,筋力易换,转衰为壮,内视观心,握固静思,固精练气,运转奇经,养气化神,上行重楼,神还虚领,月影以避,一光未通,虚化三花,阳气乍露,日之初升,所谓五时七候也。
无极心法
无极心法,是道家的一种养生心法。碧光欲环,龙吟初现,游走天地,功诸关节,筋力易换,转衰为壮,内视观心,握固静思,固精练气,运转奇经,养气化神,上行重楼,神还虚领,月影以避,一光未通,虚化三花,阳气乍露,日之初升,所谓无极心法也。伪道养形,真道养神,通此道者,能存能亡,神能飞行,并能移山,形为灰土,其何识焉。若欲安神,必练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静至定俱,身存年永,神灵变化,出没自在,峭壁千里,去住无碍。天地以地生人,故一日一时,未尝能离乎气,神气若存,神气若散,身乃谢焉,若欲存身,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具,天无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