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力道不是越大越好
推拿治疗:力道不是越大越好
推拿治疗是很多人缓解疼痛、恢复健康的重要选择。但是,推拿时力道究竟应该多大?是不是力道越大效果越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任孙武权为您详细解答。
在门诊带教学生,当孙武权主任遇到初次前来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时,都会叮嘱学生:“力道要尽量轻点,治疗时间要适当短点。”可有些患者会很困惑地看着他:“推拿难道不是力量越大越好吗?”其实不然……
推拿,从起效最小剂量开始,严控力量
很多患者认为,推拿既然是用手法力量在治疗,应该是力量越大,效果越好;如果力道不足,要么是医生想偷懒,要么是医生的功力不够。其实不然。
由于医生对第一次前来推拿的患者不甚了解,尽管已经做了检查、拍了片子、明确了诊断,但是患者对推拿手法刺激是否适应?能适应多大的力?我们并不知晓。所以,推拿治疗开始的时候只能从安全剂量做起,从起效所需的最小剂量开始,要尽量避免手法造成的意外发生。而这些都是需要和学生、和患者沟通解释的。
临床上,不仅仅是初诊患者需要控制推拿的力量、避免手法意外,对于复诊的患者,也需要控制力量,减少可能的伤害。而形成这样的认识其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一代代推拿人反复的推敲和思考逐渐形成的共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医者之手,有力但更要会用力
在推拿医学的远古时期,对推拿的认识并不清楚,中医学的祖先们认为,只有“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就是要手上力量很大、能随便就把东西弄坏的人,才可以从事推拿按摩工作。
到了明代,有些医家观察到,一些推拿医生在治疗时,手上的力量用得太大,以至于“强者致弱,弱者不起”,让患者爬不起来,甚至导致死亡。到了清代,医家总结道,让患者舒舒服服、没有痛苦地接受推拿,这才是好的手法,而非看谁力量大就推得好。
直至20世纪50年代,推拿前辈们开启了现代推拿学科的构建,通过讨论,他们经过反复斟酌,对手法定下来十个字五个词:“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关于有力,专家们认为,医生的手要有力量,但是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作用部位、作用层次和作用目的进行适当调整,而非越大越好。
力大、快速、时长的操作,易造成伤害
具体到治疗过程中,那就是在表皮上操作时,手法要轻快;作用到肌肉时,随着肌肉厚度的增加,力量也要随之增加;在一些关节缝隙操作时,手法需要集中力量于一个点,以增加深透性。
而在实际操作时,力量大小还需要与速度、频率、时间、次数等结合起来。有的操作需要小的力量、时间比较长;有的需要较大的力量,在短时间爆发出来。相对来说,力量大、速度快、时间长的操作,都有可能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
这一点,不仅要引起医生的重视,也需要让老百姓们知晓。
本文专家:
孙武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任
本文来源:
转载自《康复杂志》2023年11月 第741期
上海岳阳医院推拿科 | 编辑
2024年3月9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
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试点项目牵头单位
国家中医推拿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上海市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丁氏推拿流派传承研究基地
上海市中医脊柱病临床基地
上海市中医推拿专科联盟牵头单位
海派儿科推拿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