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卧立位试验:原理、流程与结果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卧立位试验:原理、流程与结果解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special/ztjc/mIeeeUhpVy.html?ivk_sa=1024320u

卧立位试验是一种用于诊断醛固酮腺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肾素反应性腺瘤等疾病的检查方法。通过比较患者在卧位和立位时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浓度,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检查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及结果解读等内容。

认识检查

检查概述

卧立位试验是指让患者在隔夜卧床的前提下,保持卧床状态至次日清晨测定其外周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T II)及醛固酮(PAC)浓度,再向患者体内注入速尿后让患者活动2~4小时后立位测定一次,通过比较三者浓度的改变达到辅助诊断疾病的目的。

检查目的

卧立位试验可用于醛固酮腺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肾素反应性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出现血压波动性增高的症状或其它检查发现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等情况时,也可行卧立位试验并结合其它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因。

检查科室

肾内科、内分泌科

检查费用

300~500元

检查前

检查准备

1.注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内分泌紊乱影响试验结果。
2.尽可能停用治疗药物24周,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受体阻断剂等。
3.检查前一日晚8点后禁食、禁水。
4.检查前夜上床休息后不要下床活动,如有清晨大便习惯者,提前至3
4点,解完后立即卧床,保持严格卧床状态至抽血化验。

是否空腹

检查适应症

怀疑醛固酮腺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肾素反应性腺瘤患者。

检查中

检查过程

1.从检查前夜至检查当日清晨患者保持卧位不动,护士在患者卧位状态下采集静脉血。
2.采血后后,护士立即向患者肌注呋塞米40mg,明显消瘦患者可按0.7mg/kg计算注射量。
3.患者站立活动24h,于上午1012点进行立位取血。
4.将血标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外周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T II)、醛固酮(PAC)浓度。

不适反应

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疼痛,一般可以耐受。

注意事项

1.需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卧位时严格卧床,立位时禁止出现坐位或立位。
2.若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等情况,请及时告知医生。
3.检查中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情绪不良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检查后

报告产出时间

做完检查后24小时内可出具报告。

注意事项

1.正常饮食作息,保持心情舒畅。
2.按医生要求恢复检查前停用的基础药物。

检查报告解读

检查所见

指医生测定所得到的卧位和立位状态下的外周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T II)、醛固酮(PAC)浓度。

常见诊断

未见异常、怀疑醛固酮腺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肾素反应性腺瘤等。

表示正常的结果

未见异常:卧位时肾素活性为01.23ng/(ml·h),血管紧张素II为16.064.0pg/ml,醛固酮为59.5173.9pg/ml;立位时肾素活性为0.475.28ng/(ml·h),血管紧张素II为25146pg/ml,醛固酮为65.2295.7pg/ml。

表示异常的结果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异常结果描述:
卧位时血管紧张素II降低,醛固酮增高,立位时血管紧张素II增高,醛固酮增高。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疗建议:
一般主张长期使用螺内酯药物治疗。

醛固酮腺瘤

异常结果描述:
卧位时醛固酮增高,血管紧张素II减低,立位时醛固酮进一步减低,血管紧张素II较卧位无明显变化。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醛固酮腺瘤

诊疗建议:
一旦病灶明确,存在肾上腺盐皮质激素自主过量分泌,首选手术治疗。

肾素反应性腺瘤

异常结果描述:
立位时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均较卧位升高。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肾素反应性腺瘤

诊疗建议:
一旦确诊,首选手术治疗切除肿瘤或切除患侧肾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