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呼应“课标”:小学思辨性阅读书单发布(1——6年级分级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呼应“课标”:小学思辨性阅读书单发布(1——6年级分级版)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4087698_121124294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思辨性阅读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借思辨性阅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这份书单可视为对“课标”的呼应,选书原则包括:儿童性、经典性、思辨性。儿童性意味着非说教的趣味性,充盈着自然、调皮、天真的气息。经典性意指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公认好书,或语言优美,或故事精彩,或富含启迪,最好是兼而有之。思辨性是关键指标,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整体领悟、事实澄清、审美鉴赏、观念理解、反思批判和想象拓展等思维发展的不同向度。

这份书单及藏于其中的话题映射着儿童的心智。这份书单的奠基性思想是:人的心智内含知、情、意三个维度,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份书单背靠的基本信念是:当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候,人不应越来越像机器。在人工智能时代,儿童心智要有怎样的结构才是健全的,要充实怎样的内容才不会被算法暴力所奴役?这份书单可视为一个尝试性回答。

这份书单秉承“为成长做有思想的减法”的理念,主要聚焦于文学书籍。小学阶段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科学、哲学类书籍可以成为补充读物。但唯有沉浸于文学精品,才能充分释放孩子对于人生的想象力。孩子们在文学经典中遭遇高出日常生活且具有否定性的力量,他们穿越进精神的平行宇宙,向着更精彩世界的成长才会挡也挡不住。

即使限于文学领域,这份书单也是不完备的。有些作品是公认的经典好书,感情温馨、语言优美,孩子的性情也在阅读中得到滋养,但从思辨性的视野来看则显得相对单薄。如果以语言优美或文化传承为唯一标准,未纳入这份书单的很多书必然会入选,而这份书单的一些书则肯定会落选。当然,就算坚持思辨性阅读的类似标准,选书者不同也会导致有差异的结果。因此,这份书单最多算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实验,期待关心未成年人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的同仁给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一般而言,年级越高的书,或同一年级排在后面的书,阅读难度较大。但这并非机械定论。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悟性、爱好,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心灵苏醒的时机,以及教师或家长的引导,都是影响孩子阅读和思考的变量。因此,这份书单的分级设定仅供参考,对孩子更有了解的教师或家长,可根据自己的判断灵活调整阅读顺序。

一年级

1.《爷爷一定有办法》

[绘本],菲比·吉尔曼 著/画,宋珮 译,明天出版社。

书中的“爷爷”可视为一个象征人物,生活中的事情总是难不到他,体现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乐观精神。通过阅读和探讨书中的情节,可以帮助孩子用自己的名字去替代“爷爷”。可以让他们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以第一人称口吻大胆说出“某某总是有办法”,并分享不同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一旦“某某总是有办法”成为孩子的心灵密钥,这样的孩子更可能成为生活的小主人和未来世界的领导者。

2.《鸭子骑车记》

[绘本],大卫·香农 著,彭懿 译,新星出版社。

一只看起来很普通的鸭子突然有了一个疯狂的主意,他想骑自行车。鸭子骑车绝对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动物们的反应非常不一样。母牛骂他愚蠢,猫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猪认为鸭子爱出风头,可动物们的内心深处都羡慕这只敢说敢干的鸭子。最后,所有动物都受益于鸭子的执念,批判者也都转变成了赞同者。你喜欢这样的鸭子吗,在什么时候想成为这样的鸭子?这只鸭子像谁呢?鼓励孩子说出心中所想,对于成长的意义将变得越来越清晰。

3.《活了100万次的猫》

[绘本],佐野洋子 著,唐亚明 译,接力出版社。

有一只活了100万次、也死过一百万次的虎斑猫。这太夸张了吧?这只虎斑猫曾是国王的荣耀,水手的骄傲,魔术师的助手,小偷的同伙,老太太的陪伴,小女孩的玩具。他被100万个人宠爱过,这100万个人在他死时都哭过,而他自己连一次也没哭过——直到他懂得了爱。然而,爱是可怕的。因为爱,这只猫不再傲娇,他真正死了,再也没有活过来。尽管如此,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只猫不该爱,哪怕爱使他不再永生。这是为什么呢?与孩子一起追问吧,值得追问100万次。

4.《田鼠阿佛》

[绘本],李欧·李奥尼 文/图,阿甲 译,南海出版公司。

田鼠们非常勤劳,不停地采集食物,只有田鼠阿佛是例外。其他田鼠问阿佛,你为什么不干活呢?阿佛的回答是:我在采集阳光和大自然的色彩。冬天来了,当田鼠们感觉无聊的时候,阿佛说话了。他用特别的语言,将温暖的阳光和大自然的色彩带给了大家。田鼠们认识到,有些事情没有实用价值,但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么,还有哪些事物没有实用价值但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呢?请孩子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尝试说出背后的理由,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将因此而显现出丰富的色彩。

5.《没头没尾的故事》

[绘本],安德烈·乌斯塔科夫 著,亚历山大·荣格 绘,曾璇 译,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小蚂蚁望着大海,哭着问自己,大海那么辽阔,我却这样渺小,我根本看不到大海的尽头,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啊?大象决定来帮助蚂蚁,他尽管做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也看不到大海的尽头。这时,一条金枪鱼游了过来,他说这个海边就是大海的尽头。蚂蚁和大象立刻高兴起来,原来寻了半天的大海的尽头就在脚边。可是,不对!如果这就是大海的尽头,大海的起点又在哪里呢?引导孩子追问这个问题的寓意,将打开比大海更大的世界。

6.《弗朗索瓦与消失的时间》

[绘本],克里斯蒂娜·诺曼-韦勒曼 著,薛蓝·约纳科维奇 绘,徐素霞 译。

小男孩弗朗索瓦是个急性子,只喜欢生活中新鲜的事情。一天,弗朗索瓦的手表坏了,他得到了一块神奇的新手表,它能忽略弗朗索瓦认为无聊的时间。之后,弗朗索瓦的世界总有些不对劲,家人的变化和家人眼中重要的事情对他就好像从没出现过似的,他感觉自己就像生活在一个被刻意压缩的世界里。他最终于有所领悟,决定找回消失的时间。通过这本绘本与孩子探讨耐心和等待的意义,该如何理解和面对时间,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7.《如果你到地球来》

[绘本],苏菲·布莱科尔 著/绘 郝景芳 译,中信出版集团。

这本绘本赋予孩子导游的角色,让他们思考怎样才能为外星人提供帮助。不仅要描述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还要帮助外星人理解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脉、森林、动植物,等等。更有挑战性的任务是,如何向外星人描述人类世界呢?人类世界有点复杂,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情况,该如何归纳呢?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有趣的介绍方式,但却不是唯一的。一年级的孩子阅读并探讨这本书,很可能会找到为外星人当导游的更好更有趣的方式。

8.《太阳和蜉蝣》

[绘本],汤汤 著,大面包 画,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蜉蝣只有一天的生命,它以为别的生命都这样长。太阳渐渐升高,蜉蝣觉得世界很新鲜,它结识了各种动物为朋友。朋友们想要蜉蝣见证它们从小到大的变化,但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可是,天真的蜉蝣甚至不知道“明天”是什么。蜉蝣的生命太短暂了,但它不悲观,不抱怨,反而以自己的好奇心感动了太阳。从太阳的口中,蜉蝣知道了世界之大,远超自己这个小小生命的理解范围。人在浩渺的宇宙中岂不是类似的?是的,无论生命长短,唯有好奇心和对世界的追问才使生命有意义。

9.《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绘本],布兰登·文策尔 著,辛湄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书中的猫随观察者的视角而变形。孩子眼中的猫很乖巧,猫的形态和表情都是正常的。狗眼中的猫却是狡诈的,猫的身体细长、眼神闪烁,仿佛会飞出无数的鬼点子。还有好多动物,它们眼中的猫没有一个是相似的,但都认为自己才看见了真实的猫。那么,真实的猫究竟在谁的眼中呢,或者,谁的眼中都反映不出真实的猫?现在变换一下视野,谁是真实的你呢,在父母的眼中,在老师的眼中,在同学的眼中,还是在自己的心中?

10.《石头一动也不动》

[绘本],布兰登·文策尔 著,常立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一块大石头,鱼虾游过石头显得很喧闹,蛇盘在石头上显得很安静。石头一动也不动,石头的色泽、触感、味道和用途,是那样丰富。石头一动也不动,有时是荒野,有时是家园,有时是迷宫。石头一动也不动,石头既是一刹那,也是一百年,它是现在,也是未来,还是过去。石头一动也不动,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动。借助这个绘本与孩子交流动与静的话题很有意义,可以训练孩子以动静交替的视野去理解这个世界。

11.《我们的情感王国:31个小精灵各有所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