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赏赐数十车酒肉,霍去病为何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
汉武帝赏赐数十车酒肉,霍去病为何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
在《史记》中记载,汉武帝曾赏赐霍去病数十车酒肉,然而霍去病却宁愿让这些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这种行为是否意味着霍去病不体恤士卒?本文将通过对比李广和霍去病的领导风格,深入探讨这一历史谜题。
《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霍去病从少年时代起,就在宫中侍候皇帝,得到显贵,却不知道体恤士卒。霍去病率兵打仗的时候,天子派人赠送他几十车的食物,待到他回来的时候,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和肉,而他的士卒还有忍饥挨饿的。霍去病在塞外打仗时,士卒缺粮,有的人饿得站不起来来,而霍去病还在画定球场,进行踢球游戏。
汉朝的兵役制度为征兵制,差不多是全民都要服役,服役的年龄从23岁开始,到56岁为止。汉军服役时间不长,最多是3年,如果战事频繁,时间会更长。汉朝军队所有的军需都由国家统一提供,比如武器、铠甲、粮食、马匹。
如果霍去病的军队中有士卒没饭吃了,那只能是所有的士卒都没饭吃,这个情况是存在的。霍去病打仗,喜欢长途跋涉,动不动就上千公里,比如河西之战,霍去病率领一万余骑兵绕着河西走廊跑了个来回。还有漠北之战,霍去病率领5万骑兵直捣匈奴王庭,最远打到了贝尔加湖,一个来回行程就有近3000公里左右。
这么远的长途行军,所有粮食及补给只能随身携带。如果遇到匈奴人攻击或者辎重运输队没跟上,士兵饿肚子是常事。霍去病打仗时,汉武帝派人赠送他几十车的食物,这些食物应该是汉武帝赐给霍去病个人的,如果是给整支军队的,没理由的还要汉武帝特别赏赐,只需要按正常流程,由专门的运输队输送就行。既然是皇帝赏赐给主帅的食物,霍去病对食物有完全自主权。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给手下的将士吃当然也可以,不分也无罪。
《汉书 李广苏建传》记载:李广历任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共享。家无余财,从不谈论家产之事。说霍去病不体恤士卒是从道德层面来评价的,李广倒是体恤士卒,但李广打仗,几乎都是败仗,士卒伤亡很大。
李广得到的赏赐都分给自己的部将,他的饮食与士卒一样。霍去病显然不同,他是开小灶吃饭的,吃的是汉武帝亲自赏赐的食物,比士兵吃得要好。《汉书 李广苏建传》记载:后四岁,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广军,生得广。元朔六年,广复为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襄。诸将多中首虏率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后三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是时,广军几没,罢归。
李广打仗多是败仗,一次全军覆没自己被活捉,一次其他将领都有建功,只有李广无功而返,还有一次李广与匈奴对拼,汉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军功和罪责相抵,无功无赏。《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霍去病六次出击匈奴,斩获匈奴士兵11万多人,收降了浑邪王数万之众,开拓了河西和酒泉等地,霍去病四次被加封,食邑达到15100户。最重要的是跟随霍去病一起作战的校尉因有军功而被封侯的共有6人,升官为将军的有2人。
如果你是士兵,你愿意跟随谁?跟着李广打仗,跟士兵同吃同住,但很可能在战场上送命或者被俘虏,至于封侯升官,想都不要想。跟着霍去病打仗,有可能霍去病在喝酒吃肉时,士兵会饿着肚子,但跟着霍去病打仗,每一仗都是胜仗,如果立有军功,还有可能封侯和升官。这是两种不同的领导风格。霍去病不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士卒,只是性格使然,你可以指责他的性格,但没法指责霍去病的功劳。李广倒是性格高尚,但终生未立功劳,连自己都没有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