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开车:记住这 11 条,你就比 80% 的司机都牛!
雪地开车:记住这 11 条,你就比 80% 的司机都牛!
冬天一到,雪景虽美,但开车出门可就成了不少人的 “噩梦”。路面被积雪和结冰覆盖,车辆行驶起来危机四伏。别慌,今天就给大家分享 11 条雪地开车的秘籍,只要掌握了这些,你就能轻松应对雪地路况,比 80% 的司机都厉害!
出发前的准备
检查车辆:出发前一定要仔细检查车辆状况。轮胎的花纹深度很重要,花纹太浅在雪地上的抓地力就会不足。一般来说,花纹深度低于 1.6 毫米就需要考虑更换轮胎了。同时,检查刹车系统,确保刹车灵敏有效。刹车在雪地行驶中至关重要,如果刹车失灵,后果不堪设想。还要检查防冻液、玻璃水等液位是否正常,防冻液能保证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而玻璃水则能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视线。
携带应急物品:在后备箱备好防滑链、三角警示牌、雪地铲、手电筒、保暖衣物等应急物品。防滑链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在遇到积雪较厚的路段时能派上大用场;三角警示牌用于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时,放置在车后一定距离处,警示其他车辆;雪地铲可以清除车轮周围的积雪,帮助车辆脱困;手电筒在夜晚能提供照明,保暖衣物则能在被困时保持身体温暖。
行车过程中的技巧
缓慢起步:雪地起步时,要缓慢踩下油门,避免车轮打滑。如果车辆配备有雪地模式,一定要开启。雪地模式会调整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变速箱的换挡逻辑,让车辆起步更加平稳。要是没有雪地模式,也可以使用手动模式,选择二档起步,这样能减少扭矩输出,降低车轮打滑的概率。
保持车距:雪天路面湿滑,刹车距离会大大增加。所以,一定要与前车保持至少平时两倍以上的车距。比如在平时干燥路面保持 50 米的车距,在雪天就要保持 100 米甚至更远。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来应对突发情况。
平稳驾驶:在雪地行驶时,要尽量保持匀速,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急转弯。急加速会使车轮打滑,急刹车容易导致车辆失控,急转弯则可能使车辆侧翻。遇到需要转弯的地方,要提前减速,缓慢打方向盘,让车辆平稳通过。
合理使用灯光:开启近光灯能让自己看清前方道路,同时也能让其他车辆更容易发现你。如果遇到大雪天气,能见度较低,还要开启雾灯。雾灯的穿透性强,能在雾天和雪天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但千万不要开启远光灯,远光灯在雪地上会产生反光,影响自己和其他司机的视线。
注意观察路况:时刻注意观察路面情况,留意积雪的厚度和结冰的区域。如果发现前方路面有反光,很可能是结冰了,要提前减速慢行。同时,注意观察路边的标志和标线,虽然有些可能被积雪覆盖,但还是能通过一些残留的痕迹来判断道路的走向。
避免超车:雪天超车非常危险,因为超车时需要加速,而且两车并行时容易发生刮擦。如果不是必要情况,尽量不要超车。如果必须超车,要提前观察好路况,确保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且在超车过程中要保持平稳,不要急加速或急刹车。
巧用档位控制车速:在雪地行驶时,可以利用发动机的牵制力来控制车速。比如在下坡时,不要一直踩刹车,而是降档,让发动机的阻力来降低车速。这样既能避免刹车过热失灵,又能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防止车窗起雾:车内和车外的温差较大时,车窗容易起雾,影响视线。可以开启空调的除雾功能,或者用毛巾擦拭车窗。也可以在出发前,在车窗上涂抹一些除雾剂,能有效防止车窗起雾。
停车技巧:停车时,要选择平坦、没有积雪和结冰的地方。如果必须停在有坡度的地方,要拉起手刹,并挂上一档或倒档(手动挡车型),自动挡车型则要挂入 P 档。同时,在车轮下垫上一些石块或木板,防止车辆滑动。
遇到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
车辆打滑: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打滑,不要惊慌。如果是前轮打滑,要缓慢松开油门,同时向打滑方向转动方向盘,等车辆恢复正常行驶后再回正方向盘。如果是后轮打滑,要先松开油门,不要踩刹车,然后向打滑的反方向转动方向盘,等车辆稳定后再回正。
车辆被困:如果车辆陷入积雪中无法动弹,不要盲目踩油门,这样只会让车轮越陷越深。可以尝试前后移动车辆,利用车辆的惯性来摆脱困境。如果还是不行,就需要使用防滑链或雪地铲等工具,清除车轮周围的积雪,或者在车轮下垫上一些树枝、干草等增加摩擦力的物品。
掌握了这 11 条雪地开车的技巧,相信大家在雪天开车时就能更加从容自信。安全无小事,雪天出行一定要谨慎驾驶,希望大家都能平安抵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