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荣耀落幕 | 胡德号的最后时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荣耀落幕 | 胡德号的最后时刻

引用
百度
1.
https://tieba.baidu.com/p/9082964957

1941年5月24日,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在丹麦海峡之战中遭遇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在这场持续仅3分钟的战斗中,胡德号被致命一击,最终沉入冰冷的大西洋。本文将详细描述这场海战的经过,以及胡德号最后时刻的悲壮场景。

1941年5月23日,执行破交作战的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在丹麦海峡中被萨福克目视发现,随即,胡德号与威尔士亲王号出发,踏上最后的战场。时任舰队指挥官的是兰斯洛特•霍兰德中将,他是本土舰队副司令官兼任战列巡洋舰中队司令官。他的舰队改变航向不到一小时便遇上了飓风,风和海浪迫使胡德和威尔士亲王将前炮转向至左侧。24日3点40分,霍兰德下令“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取240度航向,以28节航速行驶,迫使敌军交战。4点30分,能见度渐好,几十双眼睛扫视着西北方的海平线。30英里之外,“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正在从那个方向驶来,迎接她们的将是出乎意料的遭遇战。5点刚过,霍兰德下令“准备立即战斗”,舰员们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罗经平台上,战争大戏的演员们各就各位,准备最后一幕。

几乎同时,德舰也观察到了霍兰德的舰队,但德军早已防备着有这么一支舰队。5点15分,“欧根亲王”号的水中听音器操作员侦测到东南方向传来大功率轮机的声音,也正是在这个方向上,在清冷的晨光中,海平线上出现了两根烟柱。5点37分,霍兰德下令右转40度,这使吕特晏斯舰队的侧面朝向自己,德军在自己的右前方。就这样,“胡德”号咆哮着以近29节航速冲向了战场。“威尔士亲王”号位于她右后方4链(800码)之外,两舰的连线与航向有20度夹角。

胡德号正准备在信号桥楼上升起5号旗,这是命令威尔士亲王号开火的信号。离开斯卡帕湾后不久,22日,霍兰德向“威尔士亲王”号的舰长约翰·利奇 通报了他将采取何种炮战术:

如果遭遇敌人,并且需要集火射击,则采用G.I.C(单舰火控)策略;如遭遇敌人时,各舰分散,则各舰应如H.W.C.O.(领海司令部命令)第26条所述,做好在侧面观测弹着点的准备。

简单的来说就是胡德和威尔士要集火射击bsm,同时萨福克和诺福克占据有利位置,霍兰德要求萨福克和诺福克向欧根亲王开火,但是因无线电静默两舰均未能收到命令,所以两舰全程打酱油。另外,胡德和威尔士之间的队形十分紧密导致没有什么机动的空间,也让bsm在锤完胡德后稍微修正一下目标就能继续锤威尔士。

5点52分,“胡德”号在25000码距离上向“欧根亲王”号发出了第一次齐射,几秒后“威尔士亲王”号也开始对“俾斯麦”号齐射。这里显然是胡德错将欧根认成了bsm,这也是胡德老阿姨视力不大好的出处。在修正目标后,胡德继续开火,但是由于接敌角度导致她仅能发挥自己一半的火力,落后的火控也让这几轮射击没能取得任何命中。“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则不需应对这些困难,丹麦海峡之战进一步显示了德军炮击的可怕命中率。短暂的延迟后,德舰队的炮火笼罩了晨光中位于海平线上的“胡德”号。很快,德军炮弹就呼啸着“像特快列车通过隧道一样”飞了过来。“俾斯麦”号于5点55分发出第一次齐射,落点稍远。她的第二次齐射形成跨射,“胡德”号身边升起冲天的水柱。但首先取得命中的则是“欧根亲王”号。她的第二次齐射中有一枚炮弹命中“胡德”号的小艇甲板, 爆炸震得罗经平台上的人们纷纷倒在地上。“欧根亲王”号的炮弹引燃了装有4英寸炮弹和无旋转弹丸的几十个即用弹药箱,造成了一场无法控制的火灾,火灾很快使小艇甲板人员伤亡惨重。想起奥兰的教训,上级已经下令炮手们在战斗开始时去舰桥下方的休息室里躲避。在那里,阅览室和牙科手术室之间,聚集了很多人。

5点55分,霍兰德下令舰队左转20度以将全部火力发挥出来。“胡德”号冒着弹雨继续前进,她的两座后炮塔时转时停,艰难地指向敌人。6点左右,霍兰德已完成接敌,命令继续左转20度。这时离她开火仅七八分钟。直到这时,霍兰德和他的军官们一直以承自前辈的顽强和冷静,把握着战斗的进展,看上去并未受到舰上发生的灾难干扰。但这种超然并未保持下去。就在“胡德”号开始转向时,“俾斯麦”号第五次齐射中的一枚炮弹从16000码外飞来。这枚炮弹造成了致命一击。“威尔士亲王”号的约翰·利奇舰长回忆道:

一轮齐射落下的瞬间,我正好在观察“胡德”号,齐射看上去落在军舰两侧,主桅杆附近。我想,这次齐射中有两发偏近,还有一发偏远,但情况也可能相反。但当有个物体落在“胡德”号主桅杆前稍偏右的位置时,我看见了那一幕。我的印象不是特别确切,但已经确切到足以让我再看“胡德”号一会儿。实际上,我设想了会出现什么结果,我看见那情景后的一两秒,“胡德”号上发生了一次爆炸,在我看来,爆炸大概就发生在舰上中弹的同一部位。火焰非常猛烈地向上迸发出来,呈烟囱的形状,很细的烟囱。之后,几乎在刹那间,军舰从舰艏到舰艉都笼罩在烟雾中。

这枚炮弹,或者同次齐射中的另一枚,可能击穿了瞭望台,小艇甲板落满了从舰桥建筑的上部分飞来的碎片和残肢。水提尔伯恩的腿被一具残躯击中,他去舷边痛苦地呕吐起来。

再说舰桥,气氛一时并无异样,但很快,已经发生的巨大灾难也波及了这里:

“在最初的剧烈震动后,她像不情愿似的缓缓向右舷倾斜。大约达到10度之后,她不再倾斜,这时我听见操舵兵在传声筒里对值班军官喊道:“无法操舵,长官。”回答是“很好”,并没有情绪激动或不安的迹象。科尔立即下令:“改用紧急操舵。”虽然“胡德”号已向右倾斜,罗经平台上仍无人担忧。霍兰德坐回到椅子上。他向后看着“威尔士亲王”号,接着将双筒望远镜重新指向“俾斯麦”号。“胡德”号的侧倾慢慢自动扶正。“谢天谢地,”我对自己嘟囔着,接着却发现她突然骇人地向左倾斜,吓坏了。她不断侧倾,直到侧倾达45度。”

意识到军舰已无法挽救,罗经平台上的舰员们开始默默地从右侧的门陆续撤出,只有霍兰德和科尔没走。司令官瘫在椅子上;由于“胡德”号在倾覆,司令官身边的旗舰舰长拼命试图站稳。两人都没有做任何撤离的努力。5月24日早晨6点刚过,“胡德”号乘员组中极少的几位幸存者发现自己漂浮在15至20英尺高的涌浪中,四周偶尔有几片军舰残骸。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天幕之下,皇家海军的骄傲以及她的1415名舰员正在向大西洋底沉去。

幸存者们只知道军舰被后部发生的剧烈爆炸摧毁,却对导致军舰被摧毁的事件无明确印象。大爆炸的主要目击证据则来自航行在“胡德”号右后方800码外的“威尔士亲王”号。战斗进行时,由于该舰左舷并未向敌,这里多数人无事可做,只能观察旗舰与敌方互相齐射。第一件让他们特别注意的事情是战斗的早期阶段,“欧根亲王”号取得命中后,“胡德”号小艇甲板起火。不过,他们记得的主要是“俾斯麦”号第五次齐射后旗舰发生的灾难性爆炸。爆炸的后果没有疑问。它引燃了“胡德”号后部弹药库中存放的112吨无烟火药。不久,一道巨大的橙色火柱在舰上升起,高达600英尺,火柱四周是一大片翻滚的灰色烟雾。几秒后,火柱低了下来并扩宽为烟囱形,“胡德”号笼罩在烟雾中。人们观察到爆炸首先发生在主桅附近,强大的冲击波从小艇甲板上的两座烟囱中迸发出来,接着又在后主炮区肆虐,将两座炮塔整个抛入海中。当烟雾散开时,“威尔士亲王”号看见的是一幕凄惨的景象:“胡德”号后部300英尺左右长的部分已被爆炸摧毁。地狱般的爆炸相当剧烈,以至于H.特里(A.H. Terry )少校能看清旗舰倾覆时右舷露出的根根肋骨,“X”炮塔和主桅杆之间的舰底板被炸掉。 浪拍打着破碎的舰体。剩下的舰艉部分直立起来,不久连同200多英尺长的残骸一起与前部脱离。“威尔士亲王”号的舰桥上,少年水兵詹姆斯·戈登(James Gordon)发现自己盯着的是旗舰一段脱离下来的舰体。数分钟前还完整、未受损伤的旗舰现在已经被开膛破肚、不成形状。交战双方的很多人都感到这一幕惨不忍睹。

“胡德”号的临终挣扎很快就结束了。据利奇上校叙述,后甲板消失后,军舰残留的部分很快向后纵倾沉没
胡德”号之前由于爆炸的冲击而右倾7至8度,现在右倾自动扶正,接着发生左倾,这一次倾斜她再没能纠正。不久,由于后部进水,她的舰艏开始上抬。在左倾和纵倾的双重作用下,她一面沉向海底,一面绕着纵轴翻滚。最后的下沉导致她的舰艏几乎竖直朝上,250英尺左右长的舰体露出了水面。接着就是落幕时刻,她的舰艏直指天空,“B”炮塔的两根炮管大幅度地歪向一边,海浪最后一次冲刷着她的舰体。在一名德军看来,这景象像“一座宏伟教堂的塔尖一样” 。

资料来源于布鲁斯泰勒所著的《胡德号图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