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辉同行”东莞松山湖开播,余承东:东莞是华为重要的研发基地
“与辉同行”东莞松山湖开播,余承东:东莞是华为重要的研发基地
7月15日,"与辉同行"直播活动在东莞松山湖举行,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与主持人董宇辉展开对话,深入探讨了华为与东莞的深度合作。
余承东表示,东莞在30多年前是世界制造基地,如今已转型升级。华为在东莞松山湖聚集了来自全球的近3万名研发人员,涵盖通讯网络、华为终端等多个领域。"我们在全球有很多研发中心,东莞松山湖是一个重要的地方。"
华为和东莞的渊源始于制造领域。
2005年,东莞松山湖与华为签订项目投资协议,设立华为南方工厂,并于2009年正式投产;2012年,双方再次签订投资协议,设立华为终端总部。如今,全球每4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OPPO、vivo等知名品牌也扎根于此。华为Mate 60、Pura 70等产品均在东莞松山湖生产。
华为与东莞的合作已从制造领域拓展至科技创新领域。
自2019年起,华为开发者大会连续6年在东莞举办,全球开发者云集,见证鸿蒙系统的诞生与发展。2021年,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在东莞揭牌,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为东莞"科技+体育"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支撑。
2023年4月,全国首个"开发者村"——松山湖开发者村正式启用,打造全国开发者创新交流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和产业升级。这背后体现了东莞城市转型升级的需求与华为发力数字经济的战略契合。
此外,双方在智慧城市等领域也有深度合作,形成城市与企业互为成就的典型样本。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代表企业之一,华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进阶,与东莞科技创新的发展相互辉映、相互成就。
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成为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平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继安徽合肥、北京怀柔、上海张江之后的全国第四座国家级科学城,标志着东莞科技创新跃升为"国家队"。
早在2018年,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已完成1500余项用户实验课题,在多个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今年3月,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启动建设,将新增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建成后中子谱仪数量将增至20台,并新增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同时,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将从一期的100千瓦提升至500千瓦。
在东莞松山湖,阿秒科学中心已揭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将于今年动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取得多项重大科研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松山湖模式"已见成效;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已投入使用。
今年4月,东莞科技创新再添人才支撑。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于今年9月开学,迎来首批学生;大湾区大学(筹)松山湖校区也已正式启用。
在今年1月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中,东莞在101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位列第22位,剔除新增的4个直辖市因素后,排名较2022年再进一位。
栽梧引凤,正因为东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断进阶,逐步构建起"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才能吸引更多的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科创型企业扎根发展。
凤栖梧桐,也因为华为作为全球科创企业的代表,持续在多领域砥砺前进。东莞和华为"双向奔赴"的故事才能持续上演精彩篇章。双向奔赴,互为成就,东莞和华为的城市叙事将持续向深、向高处迈进,迈向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