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思维图示法:解锁思维的力量
八大思维图示法:解锁思维的力量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思想、清晰地表达观点、深入地理解复杂概念?思维方式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和吸收知识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由教育学家大卫·N.海勒(David N. Hyerle)提出的一套思维工具——八大思维图示法,它将人们的思维过程细分为八种基本类型,每一种都对应一种特定的图示法。
1. 圆圈图(Circle Map)
圆圈图用来定义或描述某个概念、主题或事实,显示与之相关的信息。它由一个大圆圈中包含一个小圆圈构成,小圆圈中是主题或核心概念,大圆圈内填写与之相关的信息或知识。
比如你要介绍“可持续发展”。在圆圈图的中心写下“可持续发展”,在围绕的空间里填入与之相关的词汇,如“环保”、“绿色能源”、“生态平衡”等。
2. 气泡图(Bubble Map)
气泡用于描述或说明一个概念、事物或者个体的特质。气泡图中心是被描述的对象,周围用气泡连接的是形容该对象的形容词或短语。
描述一只猫。中心是“猫”,周围的气泡填写“软毛”、“尖耳朵”、“喵喵叫”等特征。
3. 双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
双气泡图用于比较和对比两个或多个对象、概念或者事物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它的两个中心圈代表不同的对象,中间的气泡用来标记共同之处,各自外围的气泡则标记各自独有的特征。
比如比较苹果和橘子。中间的气泡写它们的共同点如“含维生素C”,各自的气泡分别标记独有特征,如苹果的“脆”、橘子的“多汁”。
4. 树形图(Tree Map)
树形图用于分类信息或展示层次结构。它的顶部是总类别,下面分支出子类别,可以继续分支出更具体的子类别,以此类推。
比如对动物进行分类。顶部是“动物”,下面分支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进一步细分为各自的种类。
5. 括号图(Brace Map)
括号图用于分析物体的部件和子部件。它的左侧是整体物体的名称,右边括号内分层展示其组成部分。
例如分解电脑的组成。左侧写“电脑”,右边依次括号内分为“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并进一步细分主机内的部件。
6. 流程图(Flow Map)
流程图用于展示一系列步骤或过程。它的左侧是整体物体的名称,右边括号内分层展示其组成部分。
例如制作蛋糕的步骤。从“准备材料”到“混合材料”、“烘烤”直到“装饰”。
7. 复流程图(Multi-Flow Map)
复流程图用于分析因果关系,可以用来预测事件的可能结果或解释事件的原因。中心是事件或问题,左侧是导致该事件的原因,右侧是该事件的结果。
例如探讨森林砍伐的后果。中心是“森林砍伐”,左侧原因可能是“城市扩张”,右侧后果包括“生态失衡”、“气候变化”。
8. 桥形图(Bridge Map)
桥型图用于显示类比关系或者理解相似性。通过一个连结词或短语(如“如同”或“等于”)来连接两组相似的概念或对象。
比如解释心脏和泵的相似性。两边分别是“心脏”和“泵”,中间用“将血液/水推动流动”作为连结词。
八大思维图示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学习和工作,还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通过这些工具,我们能够更好地组织信息、分析问题、并促进思想的交流。无论是个人思考,还是团队协作,八大思维图示法都是一种值得掌握的有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