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南京新图鉴:3100年前,南京从这里走来
人文南京新图鉴:3100年前,南京从这里走来
南京主城区的建城史究竟有多悠久?考古学家给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答案:3100年。
经过6年的考古发掘,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西街遗址发现了一座距今3200年—3000年的长干古城。这座古城拥有环壕、墙基与门道、水井、猪祭祀坑等设施,是南京主城区建城史的重要见证。
根据文献记载,越城始建于距今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之交。本次考古成果既对文献中记载的城址予以确认,又对其年代进行了修正,南京建城史由此向前推进了600年。
西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西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长干古城出土的商周时期遗物较为丰富,包括陶鬲、陶甗、陶鼎、陶豆、玉璧、铜块等。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是诗人李白的《长干行》,记录着发生在长干里的快乐与哀愁。
除李白外,张潮到长干走一走,有了"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的爱怨痴缠;崔颢到长干走一走,有了"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的眷恋感动。明代南京籍状元朱之蕃还将"长干春游"列入"金陵四十景"。
借助诗歌的传播与影响,长干里成了一处令人神往的诗意栖居之地。
中华门外长干里
中华门外长干里
南京城墙博物馆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琉璃塔构建表面完整、颜色典雅,经历数百年风雨仍不减精美。琉璃塔拱门经复原后也得以面世。
作为城市的发祥地和重点开发区域,长干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多个类别。其中就包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大报恩寺遗址的琉璃塔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康熙六次南巡,至少四次登临此塔。丹麦作家安徒生还将它作为东方的代表写入了童话。
琉璃塔构建表面完整、颜色典雅,经历数百年风雨仍不减精美。琉璃塔拱门经复原后也得以面世。
走进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仿佛就走进了时间交叠里。600多年前的香水河桥、巨大的石柱础、宋代长干寺地宫……无声讲述这里的过往经历。
今年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后,馆里有了不少变化。文物展示柜上新增了文物的俯视图和侧视图,使文物纹样更加清晰易懂。
《琉璃官窑》的展柜上新增了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琉璃烧制过程的示意图。
《彩釉龙纹琉璃砖》用图示的方式标注了琉璃砖瓦在拱门上的位置,以及拱门在琉璃宝塔中的位置,同时每一块砖瓦上的护法神图像也进行了标注。
遗址处的指示牌也新增了遗址原貌的示意图。
以一场文化史料展,展现《永乐大典》诸多传奇。
长干里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是这座古都数千年发展留下的历史印迹,共同构成了南京传承有序、赓续不断的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