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八章:被儒道集体推崇的“上善若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八章:被儒道集体推崇的“上善若水”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885.html

“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最为人熟知的名句之一,它不仅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傅佩荣教授从多个角度解读这句话,揭示了水的智慧对人类的启示。

“上善若水”的含义

《道德经》第八章开篇即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很接近道。

水的特性与道的关系

傅佩荣教授指出,水的特性与道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针对万物,二是针对人类。水善于提供帮助,而不与万物相争。万物的存在,尤其是有生命之物,无不需要水。水是万物的本源,一切生命的基础。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所说:“水是万物的起源。”

儒道两家对水的看法

儒家对水也非常推崇。孔子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明智的人欣赏流水,行仁的人欣赏高山。高山象征仁者,因为它无所不包容;而智者欣赏流水,因为水顺着形势而流动变化,顺时、顺势而行,活泼流动,随遇而安。

“上善若水”的启示

老子用水来描写接近道的状况,是因为道对万物与人类都可以接纳包容。水的这种包容性,启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柔弱与坚强、得意与失意时,应该保持一颗包容的心。正如孟子所说,水源泉滚滚,可以一直流向大海,只要有源有本的话,它是源源不绝的。

结语

“上善若水”不仅是道家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水一样,善于利万物而不争,包容万物而不拒,保持一颗谦逊、包容的心。这种智慧,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适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

本文原文来自大道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