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信阳』:《舌尖上的中国4》提到的大炉烧饼,咱们也有!
『寻味信阳』:《舌尖上的中国4》提到的大炉烧饼,咱们也有!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面食文化源远流长,从北到南,风格迥异,每一种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风情与历史传承。在《舌尖上的中国4》第一集的镜头下,大炉烧饼是开启了江苏泰州姜堰区市民的一天,这道面食背后的故事与情感被一一挖掘。
而在中原大地的南部,信阳,这座山水相依的城市,也有着几款令人难以忘怀的面食,它们是信阳人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这片土地的烟火气息与深厚情感。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信阳的街头巷尾,鸡蛋灌饼的摊位前早已人头攒动。就像《舌尖上的中国4》中展现的那些传统美食一样,每一个鸡蛋灌饼的诞生,都饱含着摊主的用心。
新鲜的面粉,是制作鸡蛋灌饼的基础。揉面时,师傅们的双手如同灵动的舞者,将面粉与水完美融合,赋予面团生命力。和好的面团在案板上静置片刻,便开始了它的奇妙之旅。擀成薄饼,放入滚烫的油锅中,面饼迅速膨胀,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期待。
此时,师傅用筷子轻轻戳开一个小口,将打散的蛋液缓缓灌入,蛋液与面饼在高温的作用下迅速结合,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出锅后的鸡蛋灌饼,刷上一层特制的酱料,撒上葱花、香菜,再夹上一片生菜,丰富的口感层次瞬间在口中绽放。
图|CCTV2财经频道《回家吃饭》
那酥脆的面饼、嫩滑的鸡蛋、浓郁的酱料,唤醒了信阳人沉睡一夜的味蕾,开启了活力满满的一天。
在《舌尖上的中国4》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美食对食材本味的尊重与追求,罗山猪油馍亦是如此。
图|小红书@是多巴胺啊!🎊🎊🎊
制作猪油馍,面粉的选择至关重要,当地的优质小麦磨成的面粉,为猪油馍奠定了良好的口感基础。将面粉与适量的水、酵母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至两倍大。这醒发的过程,如同一场耐心的等待,让面团充分吸收养分,变得蓬松柔软。醒好的面团擀成薄片,再包上由五花肉、葱花、花椒粉等调制而成的馅料。
猪板油的醇厚香气,在高温的烘烤下,渗透进每一寸面团,与葱花的清新、花椒粉的微麻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风味。把包好馅料的面饼卷起来,盘成螺旋状,再轻轻擀开,放入平底锅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猪油馍逐渐变得金黄酥脆,边缘微微翘起,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图|小红书@吃饱饱L
咬上一口,外皮酥脆掉渣,内里柔软香甜,猪油的香气在口中久久不散,让人回味无穷。
而在商城县丰集镇,肉烧饼则是当地人心中的挚爱。正如《舌尖上的中国4》所强调的,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往往承载着几代人的智慧。商城肉烧饼的制作,从和面、揉面到醒面,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
师傅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将面团揉至恰到好处的韧性与弹性。面团分成剂子后,擀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圆形面片,包入由新鲜猪肉、葱姜、花椒粉等调制而成的馅料。这馅料的调配,是肉烧饼的灵魂所在,新鲜的猪肉与各种调料的完美搭配,赋予了肉烧饼鲜美的口感。包好馅料的面饼收口朝下,轻轻擀平,表面刷上一层清水,撒上密密麻麻的白芝麻,放入特制的烤炉中。烤炉内的温度均匀而稳定,在高温的烘烤下,肉烧饼逐渐膨胀,表皮变得金黄酥脆,芝麻的香气也被激发出来。
当肉烧饼出炉的那一刻,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酥脆的外皮与鲜嫩多汁的肉馅相互碰撞,猪肉的鲜香、葱姜的辛香、花椒粉的麻香在口中交织回荡,让人欲罢不能。
图|小红书@菡桐宝宝的吃喝日记
信阳鸡蛋灌饼、罗山猪油馍、商城肉烧饼,它们就像信阳这座城市的美食名片,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承着信阳的饮食文化。它们不仅仅是满足味蕾的食物,更是连接着信阳人与家乡情感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