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下沉式四合院”你见过吗?来感受不一样的传统院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下沉式四合院”你见过吗?来感受不一样的传统院落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e25303e4b03f2293aaf310.html

在中国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有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形式——地坑院。这种下沉式四合院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的柏社村,感受这一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的柏社村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下沉式地坑院的集中保护区。“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对这里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

每逢周四下午,咸阳市三原县柏社村村民郝翠珠的院里就成了戏迷们的聚集地。大家吹拉弹唱,吼起秦腔,这方小小天地充满了艺术氛围,也让爱听戏的村民们陶醉其中。

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村民郝翠珠表示,她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娘家也就在这一带。地坑院冬暖夏凉,住起来非常舒适。她平时没事时会组织村里的老年人成立一个戏班子,在院子里活动。

郝翠珠口中的院落,是柏社村有名的“地下院落”。与大多数农村里的地上房屋不同,这是一种专门建在地下的房子。历史上,地坑院在陕西的关中地区、山西和河南的部分地区都曾广泛存在,不过如今保留下来的并不多。柏社村现有传统窑洞民居780院,其中下沉式地窑四合院225院,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是全国地坑院保存最为密集的村落之一。

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李海峰介绍,古代由于物质匮乏,生产力水平较低,没有砖瓦等建筑材料,人们便用镢头直接在地底下挖窑洞。村民们通常会在农闲时,三五成群地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三原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这里的土层深厚,结构紧密,这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的地窑民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地坑院的建造通常就地取材,在平地向下挖一个6~8米深的方形地坑,再根据家里人口数量在四壁挖成窑洞,这样便形成“下沉式四合院”。其中一壁窑洞作为门洞,连着一个斜坡通道通至地面。为防止孩童跌落,地面上还砌有女儿墙。更为巧妙的是,地坑院设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再大的雨水也无法淹没窑洞。

据了解,地窑起源于穴居时代,抗日战争时期,柏社村是通往照金、马栏、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的咽喉要地。如今,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村民搬离了地坑院,在地面上建造新房。但村里并未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荒废,而是将空闲的地坑院进行统一修复和开发,打造成了民宿和农家乐。这个暑期,不少游客来这里参观游玩,感受传统村落的魅力。

游客杜宏文表示,他是通过网络视频了解到地坑院的,中午就带着家人过来了。刚在这里吃过饭,味道挺好的,感觉很新颖。

柏社村农家乐经营者曹丽表示,游客量很大,来到这里主要是体验柏社文化历史,住在窑洞里感觉特别凉爽舒适。

柏社村党支部书记席刚介绍,未来柏社村将以地坑院为核心,规划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地坑窑文化公园。中部将建设地坑窑体验式博物馆,北部将打造养老旅居聚落,南部将开发地坑窑特色民宿。通过对传统地窑的功能置换,打造地平线下的民俗体验式博物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