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能一直上好课的老师,学生一定有这样的“表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能一直上好课的老师,学生一定有这样的“表现”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6460725_121124216

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建设,应该在于“课堂”;一位老师最客观的评价,应该在于“课堂”,并且始终都不应脱开“课堂”。

当下关于“老师的课堂”“好课的标准”,教育学界业界历经很多很多年以来的不乏深度专业系统的主观主动探讨研究发展,也业已建构形成了种种繁多的系统的衡量标准、细化标准、考核指标、量化指标。

到今天为止,完全可以说,我们对于如何评价老师课堂的标准定义、怎么上好课的规范细节,仅仅明晰、正式、成熟、可量化且书面化的字面条规、教法程式,都已经是发展出来千千万、万万千!可谓之数不尽、道不完的一种境况了。

遗憾的是,它们却不约而同走向了外部的、行政的、师本的、考本的、本本的、自上而下、权威绑架的主体架构。使得我们日常现实教学实践中不乏看得到,在越来越多的一线课堂、区域公开课、教学示范课上,也就在那些熟稔并推行种种好课定义标准、系统好课量化指标的权威评审专家们主导下,“好课”“优课”却完全直接脱离开了学生主体、学情现实,完全变为了种种荒诞而失败的表演课、形式课、公开show。

这不能不使起我们广大老师倦怠或抗拒,更应该引起教育学界的广大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或警醒了。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课堂的主体应该始终不能脱离学生,所有的好课的评价标准、上课量化指标,原本就应该完全回归到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我感受、学生自发反应、学生自然形态、学生长期行为、学生主动能动等方面去建构去发展。

也就是老师课堂教学最终的发展追求与评价标准,应该从来是:学生在课堂上长期或日常自发自主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呈现出来种种好学、乐学、爱学、快乐、积极......的学习喜爱状态、活动欢迎形态。

本文正就是探究——受欢迎并喜爱老师的课堂,也就是最直观最客观最现实的“一节好课”形态状态,学生通常会有哪些明显的行为表现:

(1) 课题研讨与小组讨论积极:看得见学生会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发表观点,参与小组讨论,课题研讨,展现出对课题内容的浓厚兴趣。

(2) 学习注意力集中: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长时间保持专注,不易分心,注意力集中于学习。

(3) 课堂互动主动、师生互动活跃:学生愿意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同学互动,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高频而有效。

(4) 课后提问与讨论:课后,学生还会围绕课堂内容向老师或同学提问,进行深入的讨论,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5) 作业完成认真:学生对待作业态度认真,能够按时完成并尽量做地最好。

(6) 出勤率高:学生爱上你的课,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轻易缺席或迟到。

(7) 尊重敬爱老师:学生尊重老师的付出和教导,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虚心接受。

(8) 积极分享课堂内容:学生会向家长或其他朋友分享课堂上学到的有趣知识或经历。

(9) 情绪积极、兴趣盎然:学生在课堂上常面带笑容,表现出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10) 课堂反馈正面:通过学生评价或反馈,可以了解到他们对课堂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氛围的满意程度,这是非常直接的反馈。

(11) 乐于分享个人见解:学生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历,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地。

(12) 乐于拓展与表达课题新知识:学生对课题的新知识和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乐于去拓展并在课山分享表达。

(13) 认真做课堂笔记:学生认真记录课堂内容,笔记详细且有条理,反映出对老师的课堂内容的重视和学习态度。

(14) 遵守课堂纪律秩序:学生在课堂上,能遵守秩序纪律。

(15) 课堂活动多样化:学生们能通过言语互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多种方式参与老师的课堂。

(16) 主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生会主动在课前预习,并在课后主动复习课堂内容。

(17) 期待课堂活动环节: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中设计的活动、游戏或实验环节,表现出特别的期待和兴趣。

(18) 主动寻求额外学习资源:学生会主动向老师或同学寻求额外的学习资源,如书籍、视频或网站链接。

(19) 对课堂改进建议积极:学生会主动提出对课堂的改进建议,展现出对课堂的关注和热爱。

这些表现都是学生喜爱课堂、积极参与学习的体现,同时也说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那么如何做到呢?

华南师范大学博导郭思乐教授在多本学术专著中如此阐述:

“课堂是为了帮助学生发展,而不是限制学生能动。课堂从来不应带有太多繁重琐细复杂的外部审核标准、外在评判指标、外界考量规范,而应当是学生整体的、主观的、慧悟的、真情实感的一个集体学习活动舞台。

好课的教学,从来没有也不应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标标准准、细细碎碎,它应该是极简的、完整的、生本的、生态的,它应该有且仅有一条最重要的标准或形态:学生好学乐学,学生主动能动!

其最终极、最直观的日常教学可见形态,一句话言之:学生爱上课,学生爱学科;也即爱你上的课堂,爱你教的学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