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归“潮” 同心筑梦
四海归“潮” 同心筑梦
千呼万唤,潮聚向汕。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下称“两大盛会”)终于在汕头同步启幕。从今天起,来自全球六大洲35个国家和地区的263个社团、商会、组织及机构约2500人齐聚南海之滨,共商发展、共谋合作、共享红利。
“两大盛会”主会场汕头国际会展中心。杨立轩 摄
汕头在马来西亚举办侨批历史文化展,吸引了当地华文学校师生到场参观。杨立轩 摄
这是汕头近年来举办人数最多、会期最长、代表最广的国际盛会,也是其首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座城市举办,更是汕头继1997年举办第九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2005年举办首届潮商大会后,再次以主人家的身份广邀海内外潮人。
对全球潮人来说,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回家”;对汕头而言,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团结”。按照官方公布的日程安排,接下来三天,主办方将围绕“经济、文化、青春、团结”四大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及参观调研活动,亮点纷呈,意义深远。
四大主题迎接潮人“回家”
“两大盛会”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汕头提出盛会要围绕“经济、文化、青春、团结”四大主题而办。
在经济方面合作共赢,举办“画好同心圆 共建百千万”行动,引导侨资投向多个产业领域,加速推进“六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在文化方面寻根圆梦,举办国际潮学报告会、潮剧舞剧展演、潮乐民族交响套曲音乐会、全球潮人童谣隔代传唱大赛、潮汕文化庙会等一系列活动。
在青春方面薪火相传,举办全球潮籍精英分享会暨第八届潮创大会、“大家面对面”名家讲堂、青春音乐嘉年华等。
在团结方面互助共享,广泛邀请海内外商界、文化界、艺术界等领域的代表人物出席活动,通过搭建互助共享的平台,加强全球潮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事实上,早在2022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申办之初,汕头就承诺要办一届“不一样的盛会”,全力谱写潮人大家庭的新篇章。如今四大主题逐一细化,既是兑现当初的承诺,也为海内外潮人实现“双向奔赴”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自获得“两大盛会”主办权以来,汕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主任的筹委会,举全市之力高标准推进筹备工作。两年多来,筹委会广泛开展联谊,组织友好代表团赴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访问,广泛听取知名侨领、潮商对办好“两大盛会”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陈幼南就曾公开表示,希望海外更多潮籍年轻人回来,进一步认识家乡,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
潮商热切期望,汕头全力实现。此次“两大盛会”,潮青群体是重要的邀请对象。汕头市委副书记、“两大盛会”筹委会秘书处秘书长赖小卫说,“两大盛会”将进一步凝聚全球潮籍年轻人的力量,计划邀请几十名在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发展领域崭露头角的潮青精英,其中不乏胡润Under30s创业领袖榜单上的才俊。他们将以主题分享等方式,向外界全方位展现潮青的新思想、新作为。
国际潮团总会执行副主席张乙坤表示,将动员广大潮侨潮商共同探寻全球市场机遇,创造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弘扬潮侨潮商精神,奋发有为发展好事业。同时,宣传家乡新变化、新成就,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潮汕故事,动员更多侨商回乡兴办实业,支持家乡建设。
汕头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郑汉杰对“两大盛会”充满期待。他表示,世界潮商大会不仅是一个商业交流的平台,更是潮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舞台,希望广大潮商要抓住“潮聚”机遇,不断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向汕”。
世界潮商大会彰显全球性
“两大盛会”再次回归汕头,其中已走过19年的潮商大会,把目光放得更远,望向全球。
今年4月,2024年潮商大会会长会议在汕头举行。经审议通过,潮商大会更名为世界潮商大会。
潮商大会于2004年由汕头、南京、郑州、昆明、无锡和挪威等国内外潮汕商会共同倡议发起,并将潮商大会秘书处设于汕头。2005年,以“交流、合作、服务、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潮商大会在汕头举行。
19年来,潮商大会秉持“团结、合作、服务、发展”的宗旨,为全球潮商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不仅加强了各地潮汕商会的联系,成员单位更是增加至近百家,为推动潮商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再次落户汕头,并更名为世界潮商大会,能够更好凝聚海内外潮商。”汕头市工商联经济联络部负责人李冠禹曾参与首届潮商大会的筹备工作。他认为,潮商大会从汕头起步,如今再回到汕头,最大的变化就是让海内外潮商深刻感受到汕头近20年来的发展,凝聚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李冠禹说,汕头是全国知名侨乡,潮商大会加上“世界”二字,彰显了大会的全球性,有助于吸引海外潮商加入成为成员单位,凝聚团结全球潮商力量,探讨未来发展与分享经验,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潮商的发展与合作。
“今年潮商大会更名为世界潮商大会,与当下的世界粤商大会、世界客商大会相呼应,既体现‘侨’的特色,也提升了潮商大会的影响力。”在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主席黄俊辉看来,汕头拥有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强大的城市接待能力和无限的发展商机,“两大盛会”再次在汕头举办,是全球5000万潮籍乡亲对汕头的再一次肯定。希望通过“两大盛会”,向世界展示潮商风采、传承和发扬潮商精神,推动海内外广大潮商合作共赢、谱写全球潮人发展新篇章。
“潮商大会的核心是海内外潮商的大联合,‘世界’二字更好体现出全球性联合。”对于潮商大会更名,北京潮商会执行会长周建轩十分认同。
周建轩表示,早在2004年,潮商大会的倡议发起单位中就有国际潮团的身影,到2008年第三届潮商大会在北京举办时,更是以国际潮商论坛为主题,邀请海内外社团参加,进一步加强国际潮商间的紧密合作。
“现在更名为世界潮商大会,有更加清晰的定位,与国际接轨,更好凝聚全世界的潮商力量共谋合作发展。”周建轩说。
助力汕头高水平对外开放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世界潮商大会是全球潮汕籍乡亲最有影响力的“侨”字号国际盛会和规模最大的涉侨交流联谊平台之一。历届以来的大会都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对举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汕头来说,这两年来,以筹办“两大盛会”为契机,与海内外各地潮侨、潮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海内外的经贸文化交流也呈现出广阔的合作前景。正如“两大盛会”的主题“潮聚·向汕”所阐述一样,越来越多的潮人和项目正加快向汕头汇聚起来。
今年8月,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率领的汕头市友好代表团前往马来西亚,拜访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新山市政厅,广泛访问马来西亚各侨团商会,拜会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知名侨领、商界领袖,并出席经贸文化活动。
随后,汕头市友好代表团又前往柬埔寨。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接见时直言,希望汕头企业加强与柬埔寨各界的沟通,探索农业、工业等潜力领域的投资机会。在此次行程中,汕头与金边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协议。
数据显示,近两年,汕头友好代表团赴东南亚有关国家访问期间,专门组织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等行业商协会和农业龙头企业有关代表组建经贸代表团,与对方深入开展经贸对接交流合作,成功签约84个项目、总金额超288亿元。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潮团和潮商也纷纷踏上“回家”路。两年多来,汕头与海内外220多个潮团、450多名潮汕籍侨胞密集联谊,接待4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团组来汕考察,开展交流活动近400批次超6000人次。
“我们坚持合作共赢原则,搭建经贸交流平台,发挥广大潮侨、潮商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发动各方来汕投资兴业,助力汕头商贸高质量发展。”汕头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两大盛会”筹委会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蔡永明说。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汕头作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依托广大海外侨胞与家乡的紧密联系,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从1984年爱国侨领谢国民在汕头投资第一家外资企业至今,汕头已吸引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6000多家,接受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赠款物总值人民币逾百亿元。
随着“两大盛会”到来,有望推动汕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一线走笔
汕头“侨批出海计划”圈粉无数
以“批”为桥 续写情谊
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侨”是汕头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一代又一代的海内外潮人如何助力家乡发展,既是华侨的愿望,也是侨乡的思考。
“世界记忆名录”侨批,曾是华侨“寄回家”的特殊家书,如今在汕头筹办“两大盛会”的背景下,成为聚侨联侨的纽带,化身汕头诚邀海内外潮人回乡的请柬。
去年7月,汕头启动侨批出海计划,在泰国曼谷举办侨批历史文化展,短短一周吸引超1万人次参观,网络综合阅读量超过2亿次。
今年,侨批出海计划再延续。汕头先后赴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举办侨批历史文化展,吸引了当地侨团商会、知名侨领、华文学校师生代表到场,在东南亚掀起了“侨批热”。
在柬埔寨侨批展,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方侨生收到一封来自汕头的特殊回批,打开后内有乾坤——一首他母亲当年在汕头求学时的打油诗被编成童谣,清脆的童声唱出百年前的青春印记。批信卡片上还有方先生母亲的学籍档案和成绩单,以及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学生创作的画,还原百多年前的求学情景。
“很开心,很激动。特别是听到被改编成童谣的百年打油诗,太有心了,太珍贵了,这份礼物无价!”方侨生说,他会把这份礼物跟家里人分享,会将这首童谣发给在世界各地的家族子孙听,并一直将这首打油诗传承下去。
“上世纪60年代我爷爷回过一次中国。那时我就听他说,村子里有华侨在国外的人家,如果收到亲人寄回来的侨批,都高兴得不得了。”柬埔寨潮人海外联谊会执行会长、柬埔寨潮汕商会名誉顾问认为,汕头侨批“出海”展出,既唤起了老华人对以前寄送侨批的历史回忆,也让侨后代了解并学习“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心系桑梓”的侨批文化。
“小时候,我就帮家人写侨批,对侨批并不陌生。”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总会长林家光在马来西亚侨批展看到熟悉的侨批时同样感触良多。他说,侨批寄托了华侨爱乡、惦念家乡父老妻小的感情,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孝道。其中,记载的不仅是对桑梓的思念情怀,更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世界交融互鉴、迸发活力。
以展会友、以“批”相牵、以情相系……当流传百年的侨批跨越山海而至,带来的不仅是熟悉的乡音,更续写着跨越国界的深厚情谊。于汕头而言,以“批”为桥,为侨搭桥,实现海内外乡亲的双向奔赴,正是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题中应有之义。
亮点
揭秘“两大盛会”主会场
会展中心“粤东第一”
建一座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设施齐全的现代会展馆需要多久?汕头给出的速度是——18个月。
今年8月底,粤东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具备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中心——汕头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用,该会展中心也是“两大盛会”的主会场。
一般来说,建设如此规模的展馆至少需要3年工期,汕头为保障服务“两大盛会”高标准举办,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汕头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
作为汕头重点打造的城市新名片,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约8.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5.4万平方米。室内净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设有5个6000平方米展厅。会场总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无柱式超大型宴会厅4500平方米、多功能厅3000平方米、30多个中小型会议室,可以满足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展会需求。同时,项目配套的白天鹅酒店也为会展活动提供高品质的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汕头的城市形象和接待能力。
从远处看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层层起伏的屋顶仿佛澎湃起伏的浪潮;走进展厅内部,代表潮汕精神图腾的红头船元素、潮汕嵌瓷、潮汕特色雕刻等精美非遗工艺品随处可见,潮汕胜景、金凤花等潮汕文化元素点缀其中,无处不展现着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
汕头国际会展中心以“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为设计理念,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团队设计。何镜堂院士曾说:“汕头国际会展中心要让‘潮人’有回家的感觉。”
中交四航局汕头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经理曾令介绍,建设团队力求通过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艺的至善至美,把设计蓝图化成实物,彰显潮汕传统文化、港湾文化和“侨”文化特色,以现代方式对潮汕文化元素进行演绎和表达,彰显潮汕韵味和特区魅力。
“会展场馆专业完备的配套设施将影响到展会的效果。”汕头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清云说,作为“两大盛会”的主会场,汕头国际会展中心标志着汕头会展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利于引进更多外地企业举办展览会,吸引更多的会展上下游企业和服务商参与汕头会展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
据统计,2023年共有21场展会在汕头市举办,办展总面积超40万平方米,带动酒店、旅游、餐饮等关联产业呈现火热态势,汕头跻身“全国会展名城4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