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教你放下承认欲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教你放下承认欲求

引用
1
来源
1.
https://jpjpi.com/psychology/the-courage-to-be-hated/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发现自己在追逐着外界的认可和赞赏,却忽略了内心的真正声音。《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教导》一书,由岸见一郎与古贺史健合著,叶小燕译成繁体中文,于2014年10月30日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我价值、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全新视角。

阿德勒心理学简介

阿德勒心理学,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是一门深刻影响了世界心理学领域的学说。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阿德勒心理学着重于人的主观经验、社会关系和追求完善自我的目标。它强调个体在社会和群体中的角色,认为人的行为和性格受到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

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1. 社会利他主义(社会感觉或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人类是社会性生物,拥有天生的社会兴趣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渴望。这种社会利他主义是健康心理的基石,也是人们能够过上有意义生活的关键。

  2. 生活任务
    阿德勒指出,人生存在三大任务:社会任务、工作任务和爱的任务。个体必须在这三个领域中找到满足和成功,才能达到完整的自我实现。

  3. 劣势补偿和过度补偿
    阿德勒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些自觉的不足或劣势,但通过努力可以将这些劣势转化为强项。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进行过度补偿,从而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能力或成就。

  4. 生命风格
    生命风格是指个体如何面对生活的独特方式,包括他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这种风格从童年起就开始形成,并影响着一个人的整个生活。

放下承认欲求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作者们将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解释为什么人们需要放下承认欲求。承认欲求,即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虽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但过分依赖它会导致个体生活的不自主和幸福感的减少。阿德勒认为,通过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关注内在成长而非外界评价,人们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为何需要放下承认欲求

放下承认欲求是阿德勒心理学中一个核心的建议,旨在帮助个体实现更自由、更满足的生活。在当代社会,承认欲求无处不在,从社交媒体的点赞到职场中的晋升,人们常常发现自己追逐着他人的认可。然而,过度依赖外界的承认可能会导致以下几个不良后果:

  1. 他人生活的陷阱
    当个体的快乐和自我价值高度依赖于他人的认可时,他们实际上是在过着由他人期望和标准所定义的生活。这种方式会使人失去主动性和自主性,因为个体的选择和行动更多地是为满足外界而非自己的内在需求。

  2. 内在价值的忽视
    过分追求外界承认可能会使个体忽视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潜力。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和贡献,但当这些被外界的期待和评价所掩盖时,个体可能会漠视自我探索和内在成长的重要性。

  3. 幸福感的减少
    研究表明,当人们的行为和目标主要是为了获得外部承认时,他们的幸福感往往会降低。这是因为外部承认是不稳定且易变的,依赖它会使人感到不安全和不满足。相反,专注于内在目标和自我实现可以提供更持久和稳定的幸福感。

  4. 关系的张力
    过度渴望承认也可能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当一个人过于关注获得他人的赞美和承认时,他们可能会忽略真实的自我和诚实的沟通。这可能导致关系表面化,缺乏深度和真实性,从而增加人际间的张力和疏离感。

放下承认欲求的方法

放下承认欲求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时间、自我反思和一系列实践步骤。根据阿德勒心理学,以下是一些帮助个体放下承认欲求并朝向更自主、更满足生活迈进的方法:

  1. 自我接纳
    开始于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真实状态,包括优点和缺点。自我接纳是放下承认欲求的第一步,因为它让我们意识到,无需外界的认可便能对自己有正面的评价。

  2. 课题的分离
    这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区分哪些是自己的课题(能够控制和改变的事物)与哪些是他人的课题(我们无法控制的事物)。专注于自己的课题,放下对他人行为和想法的控制尝试,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外界承认的依赖。

  3. 建立内在目标
    设定和追求内在动机驱动的目标,如个人成长、学习新技能或增进身心健康。这些目标的满足感来自个人的努力和成就,而非外界的评价。

  4. 实践社会贡献
    寻找并参与社会贡献的机会,如志愿服务或帮助他人。这能够增强社会联系感和归属感,并使我们的快乐建立在对社会的贡献之上,而不是他人的承认。

  5. 练习感恩
    培养感恩的态度,关注生活中的积极面,包括对他人的感激和珍视自己的成就。这有助于我们从他人的评价中解脱出来,并专注于现有的幸福和满足感。

  6. 自我反思与自我对话
    定期进行自我反思,识别那些因寻求承认而引起的情绪和行为模式。通过建立积极的自我对话,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思维,从“我需要他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转变为“我自己就是价值的来源”。

  7. 接受不完美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明白错误和失败是成长和学习的一部分。这种接受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外界承认的追求,并从内心感到满足和自信。

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于社会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对社会有益的参与。阿德勒认为,拥有共同体感觉的人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是相互依存的,并且会积极地贡献于社会的福祉,这是达到个人幸福和自我实现的关键。

共同体感觉的重要性

  1. 社会贡献
    通过帮助他人和参与社会活动,个体不仅能够增进自己的幸福感,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共同体感觉鼓励我们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将注意力从自我满足转向对他人的关怀。

  2. 人际关系的改善
    当个体重视与他人的联系和共同的福祉时,他们更容易建立和维持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有助于创建一个支持和谐的社会环境。

  3. 自我认同的强化
    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个体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目的,这对于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至关重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行动能够产生正面影响时,他们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也会增强。

  4. 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共同体感觉的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能够从社会资源中找到支持,并且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这种能力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整体有益。

培养共同体感觉的方法

  1. 参与社区服务
    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提供帮助他人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机会。

  2. 增进同理心
    尝试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通过同理心,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连接,并采取有益于共同体的行动。

  3. 建立合作关系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寻求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共同追求目标和解决问题。

  4. 学习和教育
    通过教育和学习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并探索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参与社会变革。

通过今天的探讨,我们一同走过了如何运用阿德勒心理学的理念来放下承认欲求,并探索了自我接纳、课题分离以及培养共同体感觉等方法,以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内在平和。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启发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