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中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中药材种植(即中草药种植)是根据中草药特有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要求,采用适当的农业技术方法,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生产中药材的过程。中药材种植的过程包括土地选择、地力要求、肥料施用、种子选用、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后期处理等环节。
行业发展现状
1. 市场规模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 供应规模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同时,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不断增长,仅依靠野生中药材资源难以满足国民需求。在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下,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我国中药材种植种类越发多样,中药材种植规模也在不断上升。截至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626万亩,全年产量约为520.42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 需求规模
近年来,我国对中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对中药材种植户的补贴等。这些政策为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增加,中药材在国内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对中药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2019-2023年我国中药材销量从444.00万吨增长至约505.64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整体来看,虽然疫情导致药材种植、采收、购销流通等受限,制约了中药材种植大面积发展,但也正是疫情的出现,让国家开始重视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发展。2023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在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方面提出,围绕中药种植、生产、使用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利好下,预计未来我国中药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种植面积将持续提升,产销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产销率来看,我国中药材行业基本是供需平衡的,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0%以上,2023年行业产销率约为97.1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 零售市场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如何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互联网的深度介入至关重要。据了解,“十四五”明确提出要将“互联网+中药材”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业内表示,中医药发展应该拥抱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可以让中医药插上翅膀,包括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5G技术,将使中医药在基层中医药的服务上,在科技带领中医药的发展上,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的研究方面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于中药的认知加深,许多慢性病患者通过中药调理的,也逐渐可以自主购买相关中药材产品,零售市场的规模也逐年上涨。2023年,中药材种植行业零售渠道市场规模约为105.37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 批发市场
批发市场是我国中药材种植最主要的流通市场。由于中药材的专业性较强,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通过医师的指导,在医院等渠道购买中药材是更为主流的选择,批发市场也成为我国中药材种植最主要的流通市场。2023年中药材种植行业批发渠道市场规模约为2166.55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未来发展趋势
1. 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逐步实现中药种植的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
中药材是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而中药种植是保障中药材品质的关键。在全球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中医药”发展势在必行。加快数字化对中药种植行业的渗透,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促进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目前,全国多地已加快大数字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互联网建设,在种植培育、生产管理效益提升、加工仓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实现中药种植的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未来中药种植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相关企业因此将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中药种植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农业智慧园的升级,这将为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2. 加强道地药材生产建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由于人们过度开采,加上生态环境逐步退化,导致部分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流失,市场供应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国家不断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的建设,鼓励利用山地、林地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同时,在生产中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随意缩短栽培年限,严重影响了中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为此,国家开展道地药材产地和品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一批以稳定提升中药材质量为目标的绿色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为道地药材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进而促进中药种植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1. 市场规模
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行业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中国政府为中药材种植行业提供了财政支持、资金补贴、科技支持等政策支持,以帮助企业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政府还将重点投资于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等方面,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预计2024-2031年,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31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119.42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 产值规模
未来,随着中医药需求的持续刺激,中药材种植行业将迎来持续的增长,中药材种植产业也有望迎来持续的资本投入,投资增速持续且稳健,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 供需情况
中药材种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中药材种植造成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中药种植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其次,中药材种植容易受气候的影响,产量不稳定。药多了是草,药材价格下降,种植户积极性降低;药少了是宝,药材价格上涨,药农跟风种植。不理性的种植导致药材产量和药材价格处于恶性循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注:上述信息仅作参考,图表均为样式展示,具体数据、坐标轴与数据标签详见报告正文。个别图表由于行业特性可能会有出入,具体内容请联系客服确认,以报告正文为准。更多图表和内容详见报告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