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管”回家不用怕,一份留置导尿管的居家护理送给您
带“管”回家不用怕,一份留置导尿管的居家护理送给您
留置导尿管是许多患者出院后仍需面对的医疗护理问题。对于没有专业护理经验的家属来说,如何做好居家护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要点和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照顾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近期,许多护士向我们反映,一些患者因为病情需要,在出院时仍需留置导尿管。这对没有护理经验的家属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为此,我们特别邀请综合康复科二病区护理团队整理了一份《留置导尿管的居家康复护理指南》,为有需要的家属和患者梳理留置尿管在家庭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便于有效地预防留置尿管并发症,提高居家康复质量。
留置尿管的日常清洁护理
保持局部清洁
照护者应勤用温开水冲洗患者会阴部皮肤及导尿管的表面,每日可清洗一至两次,清洗时从尿道口向外清洗,保持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妥善固定尿管
导尿管应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二次固定,可选用亲肤性较好的胶布固定于患者大腿的内侧,以不妨碍活动为宜,储尿袋的位置低于患者膀胱的位置。卧床的老人翻身时动作要轻柔,以防导尿管受到牵拉。防止尿液倒流
在更换引流袋时,照护者要注意可先将尿管夹闭,再更换尿袋防止尿液倒流而引起感染;引流袋中的尿液一般不超过2/3,要及时倾倒,并做到每日更换;也可选用灭菌级别达到每周更换一次的储尿袋,更省时省力。保持尿管通畅
要时常观察导尿管有无打折、蜷曲及脱出,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量等情况;如尿液中有絮状物、颜色异常甚至血尿时,应及时就医。保证足量饮水
在患者的病情无饮水量禁忌的情况下,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增加排尿,起到冲洗尿管、预防感染的作用。
留置导尿管异常情况处理
发生漏尿
漏尿是很常见的情况,一般考虑以下几点原因:尿管型号过小或前端气囊注水量减少、患者膀胱病变或发生痉挛、尿道括约肌松弛、尿管堵塞等。当出现漏尿情况时,需要咨询专业的护士或者陪送患者到医院就诊。出现血尿
首先观察尿管是否固定不当,是否因活动或翻身时牵拉尿管而引起了尿道损伤,疾病也可以导致血尿的发生等。出现血尿时也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医生会给与专业处理。尿管脱出
确定尿管是否完整,可以把拔出来的尿管拍下来,以便就医时给医生护士查看。如果管路完整没有折断,气囊也没有破裂,注意观察患者可不可以自行排尿?尿道口有没有出血?如果有少量出血,不必太紧张,如果是大量出血或者出血不止,请抓紧就医。
如出现以下问题,应及时来医院就诊:
(1)尿管堵塞,表现为尿意感越来越明显,下腹越来越胀,但尿液引流不出来。
(2)尿液颜色变化,如尿液从清亮变成浑浊、有明显异味或尿色突然变红。
(3)有发烧、腰痛、下腹痛等不适。
请患者遵医嘱在规定的时间内返院进行拔除尿管、评估膀胱功能等后续处理。
温馨提示
少食含钙高或草酸盐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茶、竹笋、动物内脏等,以避免产生尿路结石。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以保证足够的尿量,起到生理性冲洗膀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