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亚夫:任务型教学破解中小学英语教学困境
龚亚夫:任务型教学破解中小学英语教学困境
龚亚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战略研究会儿童教育与成长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此,外语教学进入了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英语教师开始不断思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英语教学如何同步培养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英语教学又如何摆脱单纯教授语法结构的传统课堂,将核心素养落地?
在本期《名家谈》中,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老师直面中小学英语困境,提出以任务型教学为破局之道,解读任务型教学的实质内涵和教学实践,以真实有效的任务助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课堂。
中小学英语教学现实困境
1.输入量少,语言接触的时间、数量严重匮乏
在如今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接触语言的时间和数量都严重匮乏。一方面,英语学科课时较少,学生没有更多时间学习英语;另一方面,英语教材比较薄、内容不够丰富,学生难以接触更多的语言内容。总输入量少,导致学生难以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线性教学设计,语言复现率低
目前中小学英语教材大多以线性知识体系为基本设计路径,语言重复率低,话题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零散孤立地呈现语言,学生缺少综合运用语言的机会。比如,本周学生需要掌握与天气相关的语言,下周需要掌握与颜色相关的语言,再下周需要掌握与食品相关的语言,以此类推。
然而,这些话题没有利用一定的场景串联起来,导致学生学会了本单元的语言内容,却忘记上一单元的语言内容,缺少重构机会,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3.机械性教学活动,远离真实生活
当前,英语教学涉及的话题内容大多是机械性的活动,缺少真实的互动和在真实场景下语言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喜欢照本宣科,按照教材内容教与学,忽略了思考过程,抑制思辨能力的发展。
比如,地处南方的学生谈论冬天堆雪人的话题,在缺乏真实体验的情况下,学生所有的答案都来自于教材,学生纯粹在复述教材内容,未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学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和语言的实际运用。
4.练习活动注重语法教学,语言零散孤立
大部分中小学教材和练习册以机械性活动为主,如单词拼写、句型转换、语法练习等,主要练习单句层面的准确性,较少考虑具体语境中语言的得体性。学生通常只能在某个固定句型结构中练习语言,很难发展在其他语境中语言运用能力。比如,为了训练“howmany”的句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A:Howmanypeoplearethereinyourfamily?
B:Therearefive.
A:Howmanychildrenarethereinafamily?
B:Therearethree.
……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会这样使用语言,不适合真实的生活场景,纯粹为了练习“howmany”的句型结构。
5.教学设计强调语言技能,缺乏思维品质的培养
多数教学设计以个人交往为话题,但是强调“做事”而非“做人”,内容集中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略对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缺少发展学生心智、品格、修养、素质等方面内容。
比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教师通常会指着身体部位教学生说“thisismyear/mouth/eye...”。这的确教了身体部位的词汇,但是如何将其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相结合,促进核心素养落地,却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场景,教导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而作为一个好的倾听者,面对人说话时,听懂了需要点头(head),倾听时要尽量保持手脚不要乱动(keepyourhandsandfeet)。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如何成为倾听者时就潜移默化学会了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词汇。
然而,现在很多教学设计并没有将学习语言内容和培养思维品质相结合,忽略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以任务为主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强调发展素养的时代,我们必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从人文方面,需要理解人文思想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不仅要了解古今中外的知识,更要培养思维方式;从科学方面,需要崇尚真知,理解掌握基本科学原理,要有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运用科学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因此,核心素养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建构、健全人格的养成。
1.依据核心素养内涵设计语言体系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任务型教学不是按照结构功能考虑语言的顺序,而是考虑学生应该做什么,通过设计各类任务活动,保证学生语言的输入,同时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下面介绍两个关于学习身体部位词汇和表达的任务型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一
★教学任务:疫情期间如何让学生做到打喷嚏时既卫生又有礼貌。
★教学设计:学生打喷嚏时可能会出现三种行为。一是以手捂鼻(coverhismouthandnosewithhishands);二是用胳膊肘挡住(coverhismouthandnosewithhiselbow);三是用纸巾遮挡(coverhismouthandnosewithtissue)。
这里可以思考,如果用手可能有细菌,最好就用纸巾,纸巾用完要丢进垃圾桶,这样比较卫生。当然,来不及拿纸巾时,可以退而求其次,用胳膊肘。
其实在让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已经让学生学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在打喷嚏时,学生或许还要与周边的人道歉,所以会用到一些礼貌用语,如对不起(I’msorry)。如此一来,学生学会了怎样才能礼貌地与他人相处。
左右滑动查看《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
A级CoverYourNoseandMouth内容
★教学总结:通过一个打喷嚏的任务,既让学生学会了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还让语言知识与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实践二
★教学任务:通过一个人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判断对方是否是一个好朋友。
★教学设计:设想一下,作为一个好朋友,应该会如何表现。或许你对他说话的时候,好朋友会凝视着你;或许你倾诉的时候,好朋友会认真倾听;或许你有烦恼的时候,好朋友用语言安慰你。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用到一些句型,如goodfriendsusetheireyesto/goodfriendsusetheirearsto/goodfriendsusetheirmouthto,这些词全部与身体部位相关。同时,学生也在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
《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
C级WhatMakesaGoodFriend?内容
★教学总结:在完成这次教学任务时,学生不仅学会了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词汇,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另外,语言只学习一次是无法消化和掌握的。两个教学实践不断重复学习eyes、hands、feet、mouth、ears等词汇,让学生在语言复现过程中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这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不断复现(recycle),在不同语境中复习这些词汇和表达。
2.以任务为主线,走出传统教学局限语言结构的怪圈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关注语言知识,注重给学生分析句型结构和语法功能;而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将通过一个任务来设计教学活动,思考如何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里的任务相当于一个微缩的课程目标。
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主要有三大区别:一是以任务为主线,主要考虑学生能做什么,能体验到什么;二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如何用语言实现这一目标;三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任务型教学源于学生对所完成的任务有真实的需求,于成长有利,不仅是语言练习。
核心素养涵盖了社会技能、人格培养,要求必须掌握各种社会技能,塑造个人品格;核心素养的学习也必须有真实的情境和任务的介入,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某种或多种知识完成特定任务,才能培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所以,学生能否习得核心素养关键是让学生做事必须有真实的语境。
下面介绍一个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完成特定任务的教学实践:
★教学任务:赵宁奶奶常常忘记东西,有一次连公交卡都落下了,需要帮助奶奶找到公交卡,同时想一个办法让奶奶不要再忘记东西。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方位介词的用法。
★任务思考:学生需要掌握方位介词under、in、on、beside等,传统教学一般会孤立地呈现语言句型,比如让孩子把苹果放进书包里(in)、把盒子放到椅子上(on),而任务型教学需要重新设计语言体系,创设一个完整真实的场景。
★教学设计:首先孩子要帮助奶奶找到公交卡,然后需要一些建议方法,更有条理地管理所属物。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专门的地方放置物品:书要放到书架上(on),以防乱扔;文件需要放到文件夹内(in),防止弄丢;所有的卡片需要放到一个卡包内(in),然后把这些卡包、钥匙、手机等都放置到一个篮子里(in),将篮子放到桌子上(on)。如此一来,所有的物品都整齐有序,东西也不会弄丢。最后,将这些都告诉奶奶,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会用到这些方位介词。
《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
C级ReminderNotesforGrandma内容
★教学总结:这是一个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真实语境。通过这样一个任务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关于方位介词的语法知识和结构功能,还能教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有条理的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能力。任务的实质是将介词的使用与学生成长、培养关心他人的品格相结合,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当然核心素养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国际理解,要求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这与外语教育息息相关,可以说,外语教育是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力、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
传统英语教学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传统教材也更偏重结构功能的设计思路,但是即便是语言技能也需要讲究适宜和得体,需要尊重中外文化差异,因此需要设计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下完成各种任务,同时,培养优良品格和逻辑思维。这就是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和教学思路,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
资源应用建议
龚亚夫老师主编《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基于任务型教学思想设计,指导英语教师以任务为主线进行教学,支持教师不同教学场景的应用,促进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融合。以下是龚老师对一线教学教研应用的几点建议:
1.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资源
目前,关于任务型教学,教师缺少合适的教材资源,仅依靠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对大部分教师而言,比较困难。《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每个单元都设计了3-5个难度阶梯递进的任务,供不同水平的学生使用,可以轻松实现课堂内的分层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匹配必修教材知识点,通过“索引”检索目录,选择适合的单元或任务进行整体设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和运用语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材的内容,选取不同的任务,作为教学的补充。
2.作为课后作业
《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是一种“作业创新”,为避免学校“刷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学生学完必修教材后,由老师选择合适的单元或任务,布置给学生,并由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既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又练习了语言的准确性。
比如,所有小学教材都会涉及日常生活(dailyroutine)的话题,教师会让学生做一个调查表,调查班级学生何时起床、何时吃饭、何时睡觉等,然后教学活动终止。但是,在任务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塑造品格、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管理,因此,教师会设置一个课后任务。
★教学任务:Jimmy最近总出问题,上学迟到、上课易饿、忘带作业等,需要对Jimmy的日常作息进行调查,从中找出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任务型教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设计:首先调查Jimmy的作息,然后根据作息时间让Jimmy把相关时间点进行的活动列出来,最后进行排序。通过作息表发现,Jimmy晚上很晚还在看动画片,看完才学习,所以很晚睡觉,从而导致起床晚;由于起床晚,着急赶校车,所以没有时间好好吃早餐,于是上课容易饥饿。在这过程中,学会了getuplate/gotoschoolinahurry/havenotimeforbreakfast等词汇和表达。
左右滑动查看《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
C级WhataDay!内容
★教学总结:在这项课后任务中,不仅学会了关于日常生活的表达,还锻炼了寻因究果(causeandeffect)的逻辑思维。从任务中找到了行为逻辑,就可以针对性地改进生活习惯。
3.作为双师教学的教材
可以作为双师教学的教材,利用教学软件在线上进行教学,同时,有国外教师进行线上辅导。以双师教学的方式,依据教学任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任务中训练推断、归纳等思维活动,而非传统教学中一问一答式教学。
4.作为测试评价工具
现行考试题型多以传统的多项选择、完形填空为主,考察的是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学生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国际上普遍认为,采用“任务”作为测试题,更能直观、准确地判断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可以用来作为评价工具,材料中的所有教学任务可以变成评价活动,以此测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学生是否习得语言技能、是否运用了思维能力、是否培养了品格,都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得以体现。这就是任务型教学的一大特点。
5.作为教师培训教材
教师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可作为教师培训课程,帮助理解整合语言学习、思维发展与品格培养的英语教学设计。《GrowinEnglish成长英语——分级任务手册》包含了小学教学中最紧缺的课堂任务设计、核心素养设计、思维技能和阅读技能设计、跨学科和跨文化话题等内容,可以适应教师们的不同需求,形成有特色的短期或长期的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