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退役消防员醉酒不省人事,听到警铃蹦起往外冲?“正能量”能摆拍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退役消防员醉酒不省人事,听到警铃蹦起往外冲?“正能量”能摆拍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6A01G9000?

最近,一组关于"退役消防员醉酒不省人事,听到警铃蹦起往外冲"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质疑这些视频是否为摆拍。

短视频平台负责人随后公布了核查结果:9条视频中只有1条是真实的,其余8条都系摆拍。其中有3条在发布时标注了"虚构演绎",另外5条没有标注,平台已经对摆拍视频进行了下架处理。


9段视频中,只有最后1段未发现有摆拍嫌疑,其余都是摆拍

对于这一结果,许多网友认为平台仍有改进空间:

  1. 核查效率较低,如果没有爆料,摆拍视频可能仍在传播
  2. 本次核查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根本上禁止摆拍短视频的发布和传播

平台方则表示,核查需要一定时间,而且摆拍视频的扩散与部分媒体、网民未经核查就转发也有关系,因此呼吁媒体、公众一同参与核查。

这一事件引发了一个新话题:"正能量"视频是否可以摆拍?事实上,社交平台上的"正能量"短视频并不少见,主角包括消防员、军人、外卖员、快递员、保洁员等一线工作者,内容涵盖恪尽职守、助人为乐、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等情节。虽然很多媒体和网友是出于传播正能量的初衷来点赞转发,但这种行为并不足以构成造假和传假的理由。

正能量之所以能触动人心,在于其源自生活的真实与质朴。逆行于火海的消防员、救人于危难的快递小哥等事迹,没有剧本、未经彩排,都是因为源自本心、发自本能而直击灵魂,传递了真善美的力量。一旦摆拍介入,即便是套用真实的情景,也是用精心构建的假象,是对公众情感的亵渎。观众满怀热忱而来,却发现是一场被操纵的骗局,信任瞬间崩塌。长此以往,不仅让真正需要关注与帮助的正能量事迹被埋没,更会冷却社会热心肠,让人们面对善举、面对求助时,多了几分猜忌,少了几分果敢。

摆拍"正能量"与此前已经被多方打击的"卖惨带货"没有本质不同——其根本都是造假者设置正面人设并利用人们的善意博眼球、拉流量,从而实现商业利益。因此,发布相关视频的平台不能等公众或第三方介入才对摆拍视频进行核查,而是要从源头制止摆拍视频的扩散,哪怕相关视频传播的是"正能量"。

当前,平台在摆拍正能量视频审查方面明显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大部分平台实行的核查制度都是"信息有热度了再审查"或"收到举报后再审查"的"事后核查"机制,有的平台甚至因为视频的主题是正能量,导致"收到举报也不审查"。以上种种,为摆拍视频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在信息快速传播时代,平台的"事后核查"不仅无法满足用户对真实信息的需求,也难以有效应对摆拍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摆拍视频可能在被查证和下架前,已经广泛传播,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很有必要将"事后核查"变为"事前核查";或者更直接一点,对那些未经核查的内容,不予推荐。平台的推荐算法应该把内容审查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对于未经审查或审查不通过的摆拍视频,坚决不予推荐流量,避免它们在平台上传播。只有确保推荐的内容真实、合规,才有利于营造健康的内容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发展完全有能力让更多的摆拍视频无处可藏——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视频中的场景、人物行为、情节逻辑等进行分析,自动检测虚假情节和异常剪辑;

建立视频内容数据库,可以对已核实的摆拍视频和真实视频进行分类存储和标注,再利用AI对比分析,提高对类似内容的识别准确率,避免摆拍视频"新瓶装旧酒";

运用区块链技术,对视频的创作、发布等环节进行溯源,确保视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源头遏制摆拍视频的产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