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律失常及药物相关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律失常及药物相关机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2213574.html

心律失常是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异常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致心悸、晕厥、心衰、猝死等后果。

心律失常的分类与机制

心律失常可分为冲动起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 冲动起源异常:包括房性、交界性和室性(被动、主动)心律失常
  • 冲动传导异常:包括阻滞(窦房、房室、束支)和折返(室上速、室速、房扑)

心律失常的三大机制为:自律性、触发活动、折返

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

  • 快速型心律失常:室上性(房速、房扑、房颤、室速、室扑)可选择控制心率或复律
  • 缓慢型心律失常:窦停、窦缓、窦房阻滞、AVB、室内传导阻滞可使用茶碱、异丙肾、阿托品或起搏器
  • 慢和快同时存在:需分析根本原因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药物分类

  • Ⅰ类:阻断钠通道,降低动作电位0相除极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速度
  • Ⅰa类:奎尼丁等
  • Ⅰb类:利多卡因、美西律等
  • Ⅰc类:普罗帕酮等
  • Ⅱ类:β受体阻滞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增加
  • Ⅲ类:抑制多种钾电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 Ⅳ类:钙通道阻滞药,减慢自律性传导性,延长不应期

常用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 特点:安全,无论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均无致心律失常作用;改善预后,是唯一被证实能够降低死亡率的药物
  • 应用:室早、房颤控制心律、房室结依赖性室上速等
  • 胺碘酮: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
  • 特点:降低室颤/室速等心律失常死亡风险;心脏安全性好,尤其在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中致心律失常作用弱
  • 应用:室速、室颤、房扑、房颤的治疗和预防
  •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 普罗帕酮: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

特殊类型心律失常的处理

室性心律失常

  • 非持续性室速(NSVT):首选β受体阻滞剂,地尔硫卓可作为备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考虑胺碘酮
  • 持续性室速(SMVT):电复律是首选,随后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
  • 多型性室速:急性期立即电复律,预防反复发作可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

室上性心动过速

  • 阵发性室上速(PSVT):首选腺苷,也可使用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普罗帕酮等
  • 房速:β受体阻滞剂、地尔硫卓等,持续性房速可考虑导管消融
  • 房扑/房颤:节律控制可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控制心率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地尔硫卓等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电解质管理:维持K⁺在3.5-5.0mmol/L
  • 避免诱发因素:如缺血、缺氧、药物等
  • 监测副作用:特别是胺碘酮的肺间质改变、肝功能损害等

总结

心律失常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因、症状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的整体状况。对于复杂或持续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