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首最经典的饮茶诗 人间至味是清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首最经典的饮茶诗 人间至味是清欢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oxuemeng.com/gushici/596933.html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茶经》

从远古时期开始,茶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文人雅士的生活中,茶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或聚而共饮,或独自一人,在寂寞中抵达幽微之境。让我们一起欣赏十首关于饮茶的诗,在这春天里,品一杯温暖的茶。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在山泉边煮茶,看着泉水在锅中翻滚,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仿佛能感受到茶的清香。诗人想要将这碗茶送给爱茶的人,却无法做到,只能独自品味这份宁静。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在江边取水煮茶,用大瓢舀水,小杓分江,仿佛将明月也一同舀入瓮中。茶汤如雪乳翻滚,松风作响,诗人坐在荒城中,听着更鼓声,享受着这份宁静。

春日访山人

【唐】戴叔伦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诗人远访山中隐士,一起煮茶聊天,感叹时光流逝。归途中遇到残雨,看到落花,不禁让人想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意境。

听雪为客置茶果

【宋】陆游

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
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
平生外形骸,常恐堕贪著。
时时邻曲来,尚不废笑谑。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陆游因病不能饮酒,只能以茶代酒。在青灯下,听着窗外的雪声,煮一壶茶,虽然不能吃栗子和梨,但还能煮些鸭脚,也是一种享受。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这首诗描绘了山农家的生活场景。诗人走过板桥,听到泉水声,看到茅屋前晒谷,听到鸡鸣。山农们忙着焙茶,烟雾缭绕,但天气晴朗,有利于晒谷。

寒 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冬夜客人来访,主人以茶代酒,竹炉中火光映红了脸庞。窗外的月光与往常无异,但因为有梅花的映衬,显得格外不同。

琴 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状态。他不再读书,整日醉酒,但琴和茶始终陪伴着他。渌水是琴曲,蒙山是茶,它们都是诗人生活中的老朋友。

烹茶·一碗分来百越春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诗人将一碗茶分给众人,仿佛将春天的气息也一同分享。在小暑时节,玉溪的天气却格外宜人。诗人感慨,将来回首往事,能在这堂中偶坐,品茶论诗,也是一种幸福。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春日山中下雪,竹树在雪中时而无声,时而有声。岭上的梅花已经凋谢,但又重新绽放。岩石上的水结成了冰。诗人提醒人们要系好鹿儿,防止猎人偷猎。同时,他也在等待着吟诗的僧人,为他们准备茶水。

采桑子·桐庐舟中

【清】陶元藻

浮家不畏风兼浪,才罢炊烟,又袅茶烟,闲对沙鸥枕手眠。
晚来人静禽鱼聚,月上江边,缆系岩边,山影松声共一船。

诗人乘船在桐庐江上,不怕风浪。刚刚做完饭,又开始煮茶。他悠闲地躺在船上,看着沙鸥,听着松声,享受着这份宁静。晚上,人静了下来,禽鸟和鱼儿聚集在一起。月光洒在江面上,缆绳系在岩石上,山影、松声和船融为一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