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光谱灯等于晒太阳,是真的吗?选台灯到底需要关注些什么?
用全光谱灯等于晒太阳,是真的吗?选台灯到底需要关注些什么?
近来在门诊常被家长问到“全光谱”灯到底对近视防控有没有帮助,自己要不要把家里的灯换成“全光谱”灯,似乎烧装备的风从户外圈刮到了近视防控圈。
骑行圈不可少的各种装备
就像对越野跑来说,好的身体素质是主要的,装备只能做到锦上添花。
同样的,平时多户外活动最能有效地防控近视,选择不同的台灯只是“微操”,咱们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过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还是一起来研究一下“全光谱”灯到底是怎么个全法,是不是能像太阳一样全。
阳光与近视的关系
咱们都知道,大量的、自然光线下的户外活动能有效延缓眼轴的增长,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这当中的两个关键点包括:阳光、活动。
1. 这里的“活动”指广义上的活动
比如孩子在踢球或与同伴追逐打闹时,眼睛看远、看近、追随、扫视等等,在游戏中充满热爱地、非常投入地训练自己的手、眼、脚和身体之间的动态协调运动。
同时也包括孩子跑累了后蹲下来仔细观察身边的世界,看看花瓣的形状、昆虫的爬行,挖一个沙坑、垒一个石头房子,精细、稳定地看清楚大自然的美好细节。
2. 这里的“阳光”指的就是,咱们自然界的生物需要跟随自然的节律从太阳中获取能量。
目前,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太阳光照是近视发展的独立相关因素。
怎么理解“独立相关因素”?可简单理解为,无论我们在干什么,即使是在写作业,在户外树荫下写也比在室内写更不容易近视,原因就是可以接受更多太阳光照。
所以,经常有家长问:
阴天户外活动是不是就没用了?
孩子出门就喜欢挖沙子,是不是对眼睛不好?
……
咱们就想想孩子眼睛是不是接触了太阳光,是不是在一个开阔的环境中,是不是动静结合地充分锻炼到了眼睛。这几点中满足的因素越多越好。
把握了这个原则,很多问题相信大家自然心中就有了答案。阴天户外活动固然没有晴天时光照充分,但肯定比待在室内局促的环境中大量近距离静态用眼好,其他场景同理。
阳光中哪些因素与近视发展有关系?
接下来,咱们还是聚焦在“阳光”上。
与近视发展密切相关的包括:光照度、接受光照的时间、不同波长的光。
1. 光照、时间和近视的关系比较明确:光照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近视防控效果越好。
室内光照度平均不到1000Lux(勒克斯,光照度的单位),阴天时室外的光照度可达到几千至几万Lux,晴天时甚至可以达到几百万Lux。
即使在阴凉处,散射的太阳光也能带来数万Lux的光照度。
2. 光谱和近视防控的关系,则还不太明确。
太阳光拥有平滑且连续的光谱分布,除可见光外,还包括不可见光,这些不同波长的光似乎以我们还不清楚的方式调控着眼球的发育。
在动物实验中,不同动物比如鸡、猴子、猪眼球的各个结构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反应不太一样。同样的,对人类的研究结果跟其他动物也不太一样。
这其实很好理解,人类的视觉跟狗(按人类的标准有些色弱)、老鹰(超强远视力)等其他动物都不一样。所以用动物研究的结果,全盘照推到人类上并不可行。
所以,目前我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正在慢慢拼凑关于光谱和近视关系的碎片,但绝大部分仍然是未知和不确定。
全光谱灯光和太阳光一样吗?
部分研究显示,短波长光可能(请注意是“可能”)对延缓眼轴增长有帮助,咱们可以先试着从短波长光这个角度来评估全光谱灯和太阳光~
下图是太阳光谱图(VL代表紫光)
(摘自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