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越国兴衰史:从赵佗建国到汉武帝平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越国兴衰史:从赵佗建国到汉武帝平定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8DK3RTB05434E62.html

南越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地方政权,存在于公元前204年至前112年,其历史跨越秦汉时期。这个政权不仅在岭南地区建立了稳固的统治,还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南越国的兴衰历程。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公元前204年至前112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同年将南越国灭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使岭南落后于中原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移民和南越国各土著部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中原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得到了发展。

1.立国

前221年,秦国已经通过战争相继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并建立了统一的中原王朝——秦朝,此时秦朝最大的威胁为北面的匈奴和南面的百越。约前218年,秦朝君主秦始皇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分五路进攻岭南和闽越地区的百越部族,当时的岭南和闽越地区还处于原始的部落酋长割据状态,四支最强的百越支系为南越、西瓯、骆越和闽越。秦军第一路在余干(今属江西省)集结,进攻闽越,攻陷后设立了闽中郡。第二路在南野(今江西省南康市南)扼守,对闽越和南越形成压迫之势。第三路占领了南越的番禺。第四路在九嶷山(今湖南省宁远县南)驻守,第五路在镡城(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南)附近的越城岭驻守,准备一起进攻西瓯。与此同时,秦始皇派遣史禄负责运送粮饷,史禄率领士兵在湘水和漓水之间修筑了灵渠,顺利的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保障了秦军的后勤供给。秦军进攻西瓯初时很顺利,杀了西瓯的首领译吁宋。但西瓯的越人不肯屈服,逃入丛林推选出新的将领与秦军对抗。后来还发动夜袭大破秦军,将秦军统帅屠睢杀死。秦军受到重创,秦朝只好让秦军的另一将领赵佗改为守势。前214年,秦始皇派遣任嚣、赵佗率领秦军重新发动攻势,很快击溃了西瓯人的反抗,此时,岭南地区已完全纳入了秦朝的版图。同年,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尉。南海郡下设番禺、龙川、博罗、揭阳等数县,赵佗被委任为龙川令。

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秦二世即位。前209年,秦朝自秦始皇以来长期的暴政激起了戍卒陈胜、吴广等人的起义。接着项羽、刘邦等势力也纷纷起来反秦,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陈胜吴广起义后不久,南海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令的赵佗召来,告诉赵佗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可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的侵犯,并当即颁布文书让赵佗接任南海尉的职务。不久,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的横浦关(今广东省南雄市北)、阳山关(今广东省阳山县北)、湟溪关(今广东省英德县境内连江入北江处)等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前206年,秦朝灭亡,此时桂林和象两郡的越人也趁机纷纷独立,前257年古蜀的王族后裔蜀泮在象郡击灭骆越部族的文郎国,以螺城(今越南河内市东英县内)为都城建立了瓯骆国,自称“安阳王”。前207,赵佗先把儿子赵仲始入赘瓯骆国,后又出兵攻打安阳王,接着还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赵佗考虑到象郡越人部落势力的强盛,析其为交趾、九真两郡,仅派两使者管理重大事务,日常事务仍由各部落首领自己管理。约前203年,赵佗以番禺为都城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2.南越武王赵佗统治时期

南越国立国第二年,前202年,刘邦经过多年征战消灭了项羽的势力,在中原建立了汉朝政权,史称西汉。刘邦将秦朝的南海、桂林、象三郡封给长沙王吴芮。

前196年,刘邦颁布诏书,分封赵佗为“南越王”,并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国,让他劝说赵佗归属汉朝。陆贾来到南越国后,赵佗以越人随意的装束和礼节傲慢地接见了陆贾。陆贾当即指出赵佗是中原人,不应该忘记中原的礼俗。并指出刘邦已经平定岭北,国力强盛,南越国一个小地方如果和强大的中原政权相对抗那就大祸临头了。首先赵佗的亲人和祖坟都在中原,如果南越国和汉朝交恶,那么赵佗留在中原的亲人就会被诛杀,祖坟就会被夷平。汉朝再派个将领带十万的军队前来讨伐,南越立国不久,越人还未完全臣服赵佗,如果汉朝发兵十万攻南越,南越人就很可能杀死赵佗而归顺汉朝了。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刘邦赐给的南越王印章,对汉朝称臣,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外臣”。就这样,刘邦通过和平方式使南越国归顺汉朝,避免了南越国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此后一段时间,南越国和汉朝一直互派使者,并在边境开放市场贸易。前195年,刘邦去世,其子汉惠帝即位,两国仍然维持友好的关系。

前188年,汉惠帝去世,年幼的刘恭即位,刘邦的妻子吕后实际掌握了朝政。前181年,在朝臣的提议下,吕后颁布了关闭和南越国交界的关卡和市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政令。赵佗派出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三位南越国重臣前往汉朝请求吕后改变政令,但皆被扣留不能返回南越国。而且吕后还派人诛杀了赵佗老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亲人,削平了他的祖坟。赵佗认为吕后这样做,很可能是汉朝诸侯长沙国从中离间的结果,并认为长沙国有可能想吞并南越国。于是赵佗宣布与汉朝脱离臣属关系,自称尊号“南越武帝”,并出兵攻打长沙国,在攻克边境数县后撤回。吕后下令削掉给赵佗的南越王封号,并派遣将军周灶前去攻打南越,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的炎热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

前180年,吕后病死,汉朝的军队停止进攻。此时赵佗的声名威震岭南及周边地区,南越国以财物赠送的方式对东边闽越国施加影响,对西边瓯貉国故地加强控制,同时夜郎、同师纷纷臣属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赵佗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成为两个外交姿态平等的政权。

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朝太尉周勃铲除了吕氏集团的党羽,并迎立刘邦的儿子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此时,赵佗向还在长沙国驻守的汉朝将领周灶送去转交给汉文帝的书信,请求汉朝寻找赵佗在真定老家的亲人,撤去驻守在长沙国境内的军队,并希望以南岭为两国的边界,改变目前两国犬牙交错的边界状况。汉文帝接到赵佗的书信后,改变了吕后时代对待南越国的政策,他派人重修了赵佗的祖坟,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赏赐了官职和财物,同时还撤回了汉朝在长沙国的部分驻军。接着汉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汉高祖刘邦时曾出使南越国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国说服赵佗臣属汉朝。陆贾到了南越国后,向赵佗呈送了汉文帝的书信。汉文帝在书信中指出是吕后的错误政策致使两国交恶,而两国交恶必使边境爆发战争,将士多伤亡,百姓多遭殃。汉朝已经改变了对南越国的敌对政策,愿两国重修旧好,希望赵佗能放弃皇帝的名号,重新臣服于汉朝。汉文帝还在书信中以边界是汉高祖刘邦制定的,不敢违反的理由拒绝了赵佗以南岭为两国边界的请求。赵佗其后向陆贾表示愿意永久成为汉朝的藩臣,并向国内发布命令,去除帝制,重新称王。陆贾的第二次出使,使南越国和汉朝恢复了刘邦时期的友好关系。赵佗重新对汉朝称臣,并时常派使节朝见汉文帝。但在南越国,赵佗仍然使用皇帝的名号。

前156年,汉文帝去世,其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越两国仍然保持着这种表面上的友好关系。

3.南越文王赵眜统治时期

前137年,赵佗去世,由于他去世时已达百余岁高龄,其太子赵始已经死去,其孙赵眜即位,赵眜对汉朝自称“南越文王”,在南越国内自称“南越文帝”。前135年,闽越王郢趁机向南越国发动战争,攻打南越国的边境城镇。这时赵眜刚继承王位不久,国家尚不稳,于是致信汉朝的新一任君主汉武帝,说明闽越正举兵侵犯南越国,请求汉武帝处理此事。汉武帝对赵眜的做法大加赞扬,称其忠于臣属之职,不兴兵互攻,并派遣大行令王恢、大农令韩安国率兵分别从豫章郡、会稽郡前往讨伐闽越。汉朝军队还没有进入闽越,郢的弟弟余善就发动叛变,杀死了郢,投降了汉朝,于是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讨伐行动。汉武帝随后将闽越国一分为二,立前任闽越王无诸的孙子丑为越繇王,立余善为东越王。于是,曾经臣属于南越国的闽越和南越国脱离了关系,直接受制于汉朝。

王恢在出兵取下闽越之后,曾派番阳县令唐蒙出使南越国告知此事。此后,汉武帝又派遣中大夫严助前往南越国将对闽越的处理结果告知赵眜。赵眜得知后,向严助表达了对汉武帝的深切谢意,并告诉严助,南越国刚遭受过闽越的入侵,等处理完后事后,他就去汉朝的京城朝见汉武帝。随后,还派太子赵婴齐跟随严助回汉朝京城长安的宫廷当警卫。严助离开后,南越国的大臣以赵佗的遗训向赵眜进谏,劝赵眜不要去汉朝的京城,以免被汉武帝找借口扣留,无法返回南越国,而导致亡国。于是,赵眜在其十多年的统治时期内,一直以生病为借口,没有前往汉朝京城朝见汉武帝。

唐蒙在出使南越国时,从南越人请他吃蜀郡出产的杞酱一事中了解到,蜀郡至夜郎,再从牂柯江(今云南、贵州两省境内的北盘江)乘船而下,可以直达番禺。于是唐蒙上书汉武帝,请求在夜郎征集十万精兵,乘船沿牂柯江而下,可出奇兵攻打南越国。汉武帝同意了唐蒙的请求,任他为郎中将,带领一千士兵和许多的粮食辎重从巴符关(今四川省合江县附近)进入夜郎,劝说夜郎侯多同归属汉朝。夜郎及其附近的城邑因为受到唐蒙带来的厚礼,于是都同意归属汉朝,汉朝在夜郎设置了犍为郡。就这样,另一个曾经臣属于南越国的夜郎也向汉朝臣服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