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布依古字——远水深山民俗与汉字的碰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布依古字——远水深山民俗与汉字的碰撞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0132109_121845569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古文字和古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2015年,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布依族文化的认可,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弘扬。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布依族古文字的历史进程、特点以及古籍的保存和传承情况。


图1 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贵州布依文古籍

布依文字历史进程

布依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可追溯至约20万年前的“观音洞”文化遗址。布依族主要聚居在北盘江流域、黄果树大瀑布、荔波小七孔等地区。布依族使用过多种文字,主要包括:

  1. 夏商时期(约4000~3000年前)的图画、符号和象形文字,现今难以释读。
  2. 唐宋时期(约1400~750年前)的布依方块古文字,这是主要的研究对象。
  3. 1956年制定的《布依文方案》,基于布依语发音,以拉丁字母表示,但并未普及。

布依方块古文字

布依方块古文字之所以被称为“方块”,是因为其字形与汉字相似,具有方形结构的特点。这种文字可以分为四类:

  1. 自源字:占比1%,通过象形等方式理解字义。
  2. 借源字:占比超95%,明显与汉字相关。
  3. 拼合字:占比约2%,由“借源字”的部件与“自源字”组合而成。
  4. 其他为数字、字母以及难以明确区分的文字。

“自源字”可能来源于夏商时期的古百越文字,“借源字”与“拼合字”可能源于唐宋时期,在清代以后大量产生。

布依文古籍

布依文古籍存世数量较多,2016年统计显示现存1.5万余册,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荔波县、镇宁县、安顺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布依族卷》记录了清至民国时期留存的200余册布依古籍。最早的布依古籍是成书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的《盘古前皇》。

布依古籍主要记录了布依族人民的活动仪式、算命推演、祭祖敬神、故事传说、唱本法咒等内容。例如,《古谢经》中记录了布依族祭司在葬礼中吟诵的古语古句。

布依古籍由布依先生(也被称为“布摩”“摩公”等)世代传承。他们结合族内语言、族内流传的文字符号和所学习到的汉字,不断创新和更新布依方块古文字,将最初口耳相传的内容手抄成书,形成“摩经”。这种传承方式使得不同群落的“布摩”较少进行知识探讨和经验交流,致使不同典籍之间文字规则表现差异较多。

结语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布依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正面临挑战。布依古字和古籍作为民族情绪和记忆的珍贵表达,蕴含着布依先辈在远山深水中坚韧生存、心怀质朴、积极融合并勇于改变的精神,值得被发现、品味、珍藏并永久传承下去。


图4 布依古籍照片(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荔波党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