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封神演义》中龙王姓氏“敖”的由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封神演义》中龙王姓氏“敖”的由来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_cambrian/JNUPMBJO0543HJFT.html

在热映电影《哪吒》中,龙宫里的龙王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敖”。这个独特的姓氏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故事?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敖”姓起源

哪吒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古怪”,这其实是因为他的原型来自印度神话。他本名是Nalakūvara,音译为那吒俱毗罗,后来简化为哪吒。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哪吒形象。而东海龙王这个神话人物的形成,虽然与佛经有关,但是他所姓的“敖”却是本土文化的产物。

敖姓的来源颇为复杂,它主要源于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老师太敖(又称大敖)的后裔,或者是楚国某个国君的后裔,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些人都是凡人。那么,我国神话中的龙王,为什么要跟凡人一样有姓氏呢?答案很简单——这是古代说书人和小说家给它们起的名字。

在《封神演义》这部小说中,许仲琳首次给东海龙王取名为“敖广”。在此之前,中国龙族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姓氏。

龙这种生物,在《山海经》里的名字有“应龙”、“烛龙”等;《礼记·月令》里则称之为“青龙”;汉代的《淮南子》中,龙还被称为“瀛洲君”。这个物种真正得到一个人类的姓氏,最早是在唐朝人的《酉阳杂俎》里,其中有一句“东海敖君夜巡”。但是请注意,这里只是提到了龙王姓敖,却并未提及他的名字。

在上古时代,“龙”是一种图腾符号,中国人显然没有将龙当成一个普通的物种或者族群。因此,当古人提到“应龙”、“烛龙”时,后人很难分清他们讲的是不是同一条龙。直到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国人才发现印度经书中有“天龙八部”的提法,其中有很多“龙王”。这些“龙王”与我国神话中的龙一样,都会行云布雨。于是,中国民间的龙王崇拜开始兴起。

真正的转折点在宋代,自从民间有了龙崇拜,陆地上的人们一遇到干旱就找龙王降雨,江海上的渔民为了行舟安全,也经常叩拜龙神。就像老百姓不敢主动提起君王的名字一样,人们也不敢对龙王直呼其名,于是就用“敖”字来代称龙(古汉语中“敖”通“傲”,暗指龙族桀骜不驯)。

就这样,龙王姓敖这件事逐渐固定下来。那么,人们是怎样把“敖”字代表的意象与龙族联系起来的呢?

“敖”姓与龙是如何关联起来的?

第一种说法,《淮南子》提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有人认为,因为“鳌”与“敖”同音,且都是生活在海里、体态庞大的神物,所以龙王得姓“敖”可能与此有关。然而,“鳌”是远古巨龟或者龟样的生物,大禹曾经用十五头巨鳌来镇守海中神山。但是故事里并没有提到巨鳌可以像龙一样飞翔,而且一个是团鱼形,一个是长蛇形,外形相差甚远。因此,这种说法似乎站不住脚。

第二种说法:古人看到龙这种生物在空中遨游的样子,联想到了“敖”这个字。上古传说中,黄帝乘坐的车驾也是由九头龙拉动的。不过,会在空中遨游的生物,除了龙还有凤呢,所以仅凭它能在空中飞翔就断定它的姓氏是这么来的,仍然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第三种说法:龙王姓“敖”可能和它的啸声有关。当它遨游于天空之中时,会发出“嗷——”的一声长啸,所以叫它“敖”。这种说法不禁让人想起了孙悟空和猪八戒,它们本来是没有姓氏的,但是自从当了唐僧的徒弟以后,就按照自己本来的物种名起了一个道家名字。一个姓孙名悟空;另一个姓猪名悟能。敖光一家本来是龙,但是它们没有遇到唐僧这样的“贵人”,所以没能得到一个像“龙光”、“龙丙”之类的美名。再说,“龙”这个物种是虚拟的,不像猴子和猪那样人人都见过实体。一说孙猴子姓孙,人们就能联想到他猢狲的外貌;同理,一说猪八戒的姓氏,人们也能想到他的长相。但是龙就不同了,它长得鹿角、蛇身、鱼鳞、鸡爪,来去都腾云驾雾。光说它是“龙”,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一些古代说书人和小说家灵机一动,想起了龙的“啸声”是“嗷——”。好吧,龙王就姓“敖”了!

第四种说法:传说中龙王犯了罪,被天帝赐了“敖”姓。“敖”姓溯源中有一种说法:楚国国君若被废黜或弑杀而未得谥号者,均称为“敖”(如郏敖、訾敖),其后裔以“敖”为氏。

基于这种说法,民间演义中编造了一系列龙王犯罪被处罚的故事。比如唐代《太平广记》里就提到,龙王因为连续三十年全勤降雨却写错了降雨量的小数点而被天帝处罚囚禁在海底龙宫。于是人们又联想到,“敖”这个姓可能和楚国废黜君主的赐姓有关。“敖”字的右边是“反文旁”,这在道教符咒里代表“封印”。龙王因法力无边遭天帝嫉妒,于是天帝赐他姓“敖”,将他封印在海底。

结语

龙王之所以姓“敖”,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以及历代小说家编造的故事有关。历史上,龙王全家有姓名是从元代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沧海》开始的。四海龙王的名字在不同的小说里有些不一样,比如敖广,有些书里就叫敖光,《哪吒2》电影里也叫敖光。

龙这个物种在中国神话传说里的出现很稀奇,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皇帝号称“真龙天子”,代表他是天帝的儿子、九五至尊。古代皇帝日常工作时穿的是龙袍、坐的是龙椅,生气了就叫“龙颜大怒”。然而在民间信仰里,龙却是被镇压在海底的罪臣。

据说清朝皇帝的龙袍下摆会暗绣一个“敖”字,为的就是防止龙王作乱,其实这是为了防止底下的藩王造反。“敖”字带反文旁,代表道家“咒封”,又曾是楚国被废黜或被弑杀之君的谥号专用字,可见得“敖”本来不是一个好的姓氏。不过由于时代文化的变迁,现在人们渐渐忘记了“敖”字本来负面的含义。只有福建渔民至今仍然避讳提到这个“敖”字,当他们提到龙王时,往往会尊称一声——“阿海大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