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鹃形目的形态特征和繁殖习性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32: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鹃形目的形态特征和繁殖习性

鹃形目是一类独特的鸟类,以其巢寄生的繁殖习性而闻名。它们主要分布在森林和平原地区,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鹃形目分为杜鹃科和蕉鹃科两个科,其中杜鹃科在中国分布广泛,包括四声杜鹃和大杜鹃等常见种类。

形态特征

鹃形目主要为中小型鸟类,体型瘦长。嘴长度适中,上嘴基部无蜡膜,先端尖而微曲,不具钩。翅形尖长或短圆。初级飞羽10枚,尾较长,一般与翅等长或较翅长。尾形多为凸尾或圆尾。脚短弱,具4趾,外趾能反转,呈对趾型。雌雄羽色相似。


攀禽,体形修长,大、中、小型不等。索腭型头骨,头面无纹连(上颌骨、鼻骨与额骨之间连接处有一定的活动性)。嘴峰弧形下曲。尾长,多为圆尾型或凸尾,尾羽8-10枚。足为对趾型或转趾型(又称半对趾型),适于攀缘及握持。

生活习性

鹃形目叫声单调宏亮,有时彻夜鸣叫。食物主要为昆虫。

鹃形目的一些种类以巢寄生的习性而著称,它们产卵于其它鸟的巢中,靠其它鸟代为孵卵育雏。也有一些鹃形目的鸟类不具有巢寄生的习性而是自己孵卵育雏。鹃形目成员有些是善于攀爬的森林鸟类,有些则是地面生活的鸟类,有的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食,有的则食植物性食物。

栖息环境

鹃形目主要栖息于森林和平原。树栖性,喜独居。常隐栖于林间,不易察见。


鹃形目杜鹃科鸟类(4张)

下属级别

鹃形目共有2科。中国仅有1科,即杜鹃科。

杜鹃科

Cuculidae

28属136种,分为6亚科:杜鹃亚科Cuculinae、地鹃亚科Phaenicophaeinae、鸦鹃亚科Centropodinae、美洲鹃亚科Coccyzinae、犀鹃亚科Crotophaginae、鸡鹃亚科Neomorphinae。世界性分布。外形似鸽,但稍细长。嘴强,嘴峰稍向下曲。翅具10枚初级飞羽。尾长阔,呈凸尾状,有8~10尾羽。脚短弱,具4趾,第1、4趾向后,趾不相并。雌雄外形大体相似,幼鸟羽色与成鸟不同。杜鹃亚科和部分鸡鹃亚科的种类有巢寄生的习性,自己不营巢,而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孵化后雏鸟将寄主雏鸟杀死,被寄主喂养至成熟,喂养期间雏鸟体型常比寄主大几倍。中国有9属18种,分布遍及全国各地,长江以南最普遍,常见如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大杜鹃(Cuculus canorus)等。

蕉鹃科

Musophagidae

6属23种。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因喜食香蕉而得名。体长40~50厘米,冠羽发达,自行孵卵育雏。蓝蕉鹃(Corythaeola cristata)体长达75厘米,是体型最大者。


蕉鹃是鹃形目中自己孵卵育雏,喜食香蕉等植物性食物的类群。蕉鹃羽色鲜艳,常有漂亮的羽冠,栖息于非洲的森林和高山地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