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职业健康检查
不可忽视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是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职业健康检查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种类、项目、结论以及注意事项等。
什么是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是为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禁忌和职业性健康损害,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的定期或专项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和周期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98)等相关规范执行。
职业健康检查的种类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可发现职业禁忌证,既往职业健康损害,建立劳动者基础健康档案,是对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新录用人员和转岗人员的健康依据。该检查为强制性,应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面向长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可早期发现职业病、疑似职业病或其他健康异常,发现职业禁忌证,评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和岗位前完成,能够评估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病。通常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开展应急健康检查,随时监测健康动态。
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因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基础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等)、特殊检查(如心电图、肺功能、听力测试、胸片、CT 等)以及针对特定毒物的生物监测指标检测等。
职业健康检查的5种结论
目前未见异常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复查
检查时发现与目标疾病相关的单项或多项异常。需要复查者,医生会明确复查的内容和时间。疑似职业病
检查发现可能患有职业病。需要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禁忌证
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其他疾病或异常
除目标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或某些检查指标的异常。该异常不影响工人正常工作。
职业健康检查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体检前应如实告知体检机构自己的职业史、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时间等信息,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和进行准确的诊断。
体检前需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饮酒、剧烈运动等,保持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生理状态,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女性劳动者如遇经期、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合理安排检查项目或调整检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