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条经典家训:古人的智慧,今人的镜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条经典家训:古人的智慧,今人的镜鉴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40838

家规家训是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的精华所在。从古至今,许多名人的家训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十条经典家训,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智慧。

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朱子家训》

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勤俭节约,是体现在小处的高贵品质。其实,勤俭节约,不只是让他爱惜那一粒米,更是要教会他如何去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如何去“感恩”,如何去珍惜自身的“福气”。福气就是这样,你不珍惜它,它自然就流走了。

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无为不是不为,淡泊不是冷漠。在孩子的成长中需要明白,哪些是自己本心想要的,哪些是需要放弃的。真正明志了,自然懂得了取舍。心中有了目标,就不会被路边的繁华扰乱心中的宁静,如此他们在人生的路上才能走过更远的路、登上更高的山。

三、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王阳明家书《示宪儿》

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要让孩子知道:真正的谦卑和宽容,并不会因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地位而改变。

四、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

——《颜氏家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现代复杂的社会关系、便捷的网络条件下,孩子更需要知道他应该如何交朋友、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五、贫莫断书香,贵莫贪贿赃

——纪晓岚临终遗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智慧是治疗“贫困”的良药,不论是物质的贫穷,还是心灵的困乏,都需要知识和智慧来改变。所以中华上下几千年,能够传承久远、长盛不衰的都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贪婪是害人的毒药,一旦走错一步,往往会迷失整个人生。

六、一言一动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损于人

——张廷玉《澄怀园语》

正如《论语·雍也》中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早一点让孩子明白,自身的成就是与他人的成就密切相关的。独赢只在一时,共赢才能长久。

七、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曾国藩诫子书》

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负责。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做好对自我的管理,才是真正的成长。

八、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朱子家训》

帮助别人,长养的是自身的慈悲之心;知恩图报,长养的是自身的感恩之心。让孩子明白恩与报的根源都在自己,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会少很多迷茫。

九、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康熙《庭训格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会孩子有计划、有准备地做事,会让他们受益一生,更会提高他们应对危难的能力。

十、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书本上学来的是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才是自己的。要让孩子知道,知行合一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