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6岁,突然就对友情祛魅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6岁,突然就对友情祛魅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1546886_121976614

你有没有发现?
成长就是一次次对友情地祛魅。
记得年少时,我们曾以为友情是永恒的誓言,是无论风雨都能并肩前行的力量。
那时的我们,对友情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依赖,仿佛拥有了朋友,就拥有了全世界。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当我们跨过三十岁的门槛,回望来时的路,不禁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友情,似乎也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发生了变化。

过去一起玩耍的时光,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逐渐淡忘。
陪我们一路走来的好朋友,在人生的路上逐渐地走散了。
很多朋友,都只是陪着我们走一段路的过客而已。
我开始意识到,友情,如同一切美好事物,也有它的保质期,在不经意间,我们便走到了散场的边缘。

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改变什么,是生活的种种现实——工作、家庭、个人成长——它们悄然无声地将我们引向了不同的道路。
那些曾经紧密相连的人生轨迹,开始变得平行,甚至交错。
我们不再频繁地相聚,不再无话不谈,甚至在某些时候,会因为各自忙碌而忽略了对方的存在。
这种变化,让许多人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楚——难道,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吗?
即使是曾经无话不谈的挚友,也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渐行渐远,最终走向各自的人生旅程。
就像大浪淘沙,最后剩下的就寥寥几个。

以前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渴望朋友,有朋友就不会感觉到孤独。
所以别人对你八分好,就会想着还他十分。
然而,当毕业的钟声响起,我们各奔前程,忙碌于各自的生活,共同的话题变得稀少,联系也渐渐变得稀薄。
步入职场,我们的社交圈似乎在缩小,想要建立新的友谊,却发现这并非易事。
随着家庭的建立,可能就再也不会主动地去打扰了。
社交活动,往往变成了各种利益的交换场所,我们不得不戴上面具,应对各种场合。
纯真的友谊,成了成年人珍贵的奢侈品。

或许对友情祛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可能会带来孤独感和失落感。
当我们发现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渐行渐远时,难免会感到一阵失落和不解。
但正是这种感受,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学会在孤独中成长,在失落中寻找新的力量源泉。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像是不同的频道,到了某个时刻,总会有调频的必要。
当频道不再一致,如果强行同步,只会让关系成为双方的负担。
学会允许任何人地离开,也接受自己可能不再是别人最重要的朋友。
这种变化促使我们更加珍惜那些即便相隔万里,仍能心灵相通的朋友。
我们学会了在忙碌之余,给予彼此一份默默的关怀和支持,即使不能常伴左右,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和温暖。
同时,它也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友情不在于形式的频繁,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与共鸣。

成年人的世界,散场总是悄无声息,没有告别,只有渐渐淡出对方的生活。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奔跑,有时相遇,有时错过,这都是生活的常态。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的生活,
人生路上,我们曾经彼此相伴,一起哭过笑过,见证过彼此成长,这就够了。
不必强求每一段友情都能天长地久,但我们可以珍惜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感恩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一程的朋友。
各自安好,是我们对曾经友情最深切的祝愿。

在人生的列车上,每经过一个站台,总会有人下车,也会迎来新的旅客。
即将到来的旅程,也要勇敢地敞开心扉,结识新的朋友,去体验不同的人生风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友情依然美好而珍贵,只是它以一种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方式存在着。
在人生的旅途中,愿我们都能拥有那份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友情之光。
不必一生,但念一程,有的人,来过就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