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从偏远小渔村到"中国最美海岛"的华丽蜕变
涠洲岛:从偏远小渔村到"中国最美海岛"的华丽蜕变
涠洲岛,这座位于广西北海的海岛明珠,经过40年的开放发展,已从昔日的偏远小渔村蝶变为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2023年,涠洲岛接待游客量约213.53万人次,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收入41.68亿元。
俯瞰涠洲岛。涠管委供图
1984年,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同年涠洲镇设立。40年来,涠洲岛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产业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融合:打造海岛旅游新名片
涠洲岛通过推动“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华丽转变。2023年,涠洲岛接待游客量约213.53万人次,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收入41.68亿元。
乘务员引导乘客上船登岛。 方晓淦 摄
在交通方面,北海—涠洲岛航线从最初的1艘客船发展到现在的7艘,其中最大的可载客1200人。2017年建成全长13.57公里的环岛风景路,投入20辆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覆盖全岛主要区域。
"布布"文创品牌产品。涠管委供图
在文化方面,涠洲岛打造了布氏鲸IP形象和"布布"文创品牌,定期策划推出特色文旅活动。众多明星先后上岛拍摄节目,进一步提升了海岛的知名度。
众多明星在涠洲岛拍摄节目。涠管委供图
在体育方面,以南湾海洋运动公园为核心,推出帆船、游艇、徒步等体育娱乐项目。通过承办全国海钓锦标赛、"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等赛事,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
涠洲岛南湾海洋运动公园。涠管委供图
游客体验涠洲岛海上运动项目。周祥鹏 摄
在农业方面,通过发展民宿旅游、特色水果种植等项目,带动海岛经济多元化发展。目前,涠洲岛已创成全国甲级民宿1家、乙级民宿1家,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示范案例。
涠洲岛民宿。 来源: 北海市旅游文体局
俯瞰涠洲岛南湾鳄鱼山一隅,山绿水清。李君光 摄
生态保护:绘就绿色发展新蓝图
涠洲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立法保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2013年建成日处理量50吨的垃圾转运站,2015年获评"中国最美十大海岛",2020年南湾鳄鱼山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3年入选"中国十大山海目的地"。
涠洲岛海域珊瑚种类繁多,长势良好。涠管委供图
2018年,《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生态资源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2019年启动零废弃海岛打造行动,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今年10月,涠洲岛荣获年度国际"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成为广西首个获此殊荣的案例。
涠洲岛季节限定美景"玻璃海",如同一幅海底"千里江山图"。涠管委供图
在涠洲岛海域,时常可见布氏鲸。涠管委供图
创新治理:构建平安和谐新家园
随着游客数量的激增,涠洲岛创新推出了"管、快、创"化解海岛旅游纠纷工作法,有效维护了旅游秩序和社会稳定。近三年,共化解涉旅纠纷6753起,化解率达97.16%,人民法庭受理案件数量连续3年下降。
俯瞰涠洲岛石螺口景区。涠管委供图
通过建立"六位一体"涉旅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推行"景中有警+联巡执法"机制、创新"金字塔型"三级联调机制等措施,实现了纠纷快速响应和高效化解。同时,通过"党建+警务+N"模式,将法官、检察官、警官、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力量编入网格,形成"一格多员"快调模式。
联合国总部经社理事会会议厅 第十九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现场。李维维 摄
如今,涠洲岛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休闲度假海岛的目标迈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建设品质北海、魅力北海贡献着涠洲力量。